蔡松年
金代文学奠基人之一,与吴激并称『吴蔡体』,开创北派词风新格局
- 字:伯坚
- 流派:吴蔡体
- 号:萧闲老人
- 文集:明秀集
生平简介
蔡松年生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原为杭州人,靖康之变后随父蔡靖镇守燕山府。十四岁时因父亲降金,遂定居真定,开启了他矛盾交织的仕金生涯。作为金初『借才异代』政策的代表人物,他在天眷三年(1140年)献策助完颜宗弼攻宋,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却始终怀着『南朝词客北朝臣』的身份困惑。
文学创作上,他率先将苏轼词风引入北方,以《念奴娇·离骚痛饮》等作品打破地域文化隔阂,其词作既有『晓来雨过,正海棠枝上,胭脂如滴』的婉约清丽,亦不乏『射虎山边寻旧迹,骑鲸海上追前约』的豪放气度。晚年主持编修《太祖实录》,培养出蔡珪等文学新锐,为金代文学体制化奠定基础。正隆四年(1159年)病逝中都,享年五十三岁,其墓志铭由金世宗亲自审定,可见政治地位之隆。
历代评述
『金源词人推吴蔡体,伯坚词清丽谐婉,尤工乐府』——元好问《中州集》
『百年以来,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吴蔡体』——刘祁《归潜志》
『金代词人自以吴彦高、蔡伯坚为冠,体物语入妙处,东坡所不及』——况周颐《蕙风词话》
思想流派
融合儒道两家的处世哲学,作品中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流露出仕金汉臣的身份焦虑,主张『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的实用主义文学观
轶事趣闻
少年时随父使金被留,因文采出众受完颜宗弼赏识
曾用『离骚痛饮,问人生佳处,能消何物』讽喻同僚追名逐利
临终前作《雨中花》词,以『十年风雪老穷边』总结人生际遇
曾用『离骚痛饮,问人生佳处,能消何物』讽喻同僚追名逐利
临终前作《雨中花》词,以『十年风雪老穷边』总结人生际遇
人生轨迹
1107年生于杭州
1121年随父降金定居真定
1138年中进士
1140年献策伐宋获重用
1151年拜右丞相
1159年病逝中都
交游网络
吴激(文学挚友)
宇文虚中(政治盟友)
完颜宗弼(政治提拔者)
元好问(后世评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