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豳
曹豳位列'嘉熙四谏'之首,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并称。其诗作被《瀛奎律髓》列为'永嘉四灵后劲',在理学兴盛的南宋中期,坚守白居易新乐府传统,开创了以诗论政的现实主义风格。
- 字:西士
- 流派:永嘉诗派
- 号:东亩
- 文集:曹文肃公集
生平简介
曹豳,字西士,号东亩,南宋中期著名谏臣诗人。生于温州瑞安书香世家,祖父曹叔远为乾道八年进士。少年师从陈傅良,受永嘉学派'经世致用'思想熏陶。嘉泰二年(1202)中进士,初授靖安主簿,历任重庆府司法参军、秘书丞兼仓部郎官。
绍定六年(1233)任左司谏,以'古之御史大夫可击宰相,今之御史大夫唯奉宰相'直斥史嵩之专权。端平元年(1234)参与'端平更化',提出'正君心、节国用、重名器'三策。晚年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创建共学书院培育人才。其诗歌兼具白居易的平易与陆游的豪迈,《春暮》入选《千家诗》,'青草池塘独听蛙'成为田园诗经典意象。
历代评述
其诗质实畅达,深得白傅遗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直声震朝野,谏草皆经国大计——《宋史·曹豳传》
西士诗如老农话桑麻,事事切实——刘克庄《后村诗话》
南渡后永嘉诗脉,曹西士实承其绪——方回《瀛奎律髓》
思想流派
曹豳主张'诗关世教',在《劝农文》中提出'劝课农桑乃为政之本'。任左司谏时十八次上疏直谏,力主整顿吏治、加强边防。其《西河·和王潜斋韵》直言'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体现深切忧国情怀。
轶事趣闻
任重庆府司法参军时,巧断'争牛案':两农争一头牛,曹豳令牛自行择主,牛径走向原主,真相大白
理宗赐金带时,曹豳以'谏臣当以风骨为饰'婉拒
与刘克庄互赠《卜算子》词二十余首,时称'曹刘体'
理宗赐金带时,曹豳以'谏臣当以风骨为饰'婉拒
与刘克庄互赠《卜算子》词二十余首,时称'曹刘体'
人生轨迹
1170年生于瑞安曹村
1195年入太学
1202年中进士
1214年任靖安主簿
1225年任重庆府司法参军
1233年擢左司谏
1236年知福州
1249年卒于故里
交游网络
王十朋(同乡前辈)
刘克庄(挚友)
真德秀(提携者)
宋理宗赵昀(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