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作者,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 字:梦阮
- 流派:现实主义文学
- 号:雪芹|芹溪|芹圃
- 文集:
生平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祖籍辽阳,生于江宁织造世家。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祖父曹寅为康熙帝伴读,家族三代四人执掌织造局近六十年。少年时亲历钟鸣鼎食的贵族生活,雍正五年(1727)曹頫获罪抄家,十二岁随家迁回北京,中年沦落至‘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境地。这种天壤之别的人生体验,成为《红楼梦》创作的核心动力。
约乾隆九年(1744)始作《石头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四百多位个性鲜明的人物,构建起包罗万象的封建家族史诗。作品突破传统小说模式,采用‘草蛇灰线’叙事手法,在诗词歌赋中暗藏命运伏笔,其思想深度与艺术成就至今未被超越。
历代评述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曹雪芹是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家——胡适《红楼梦考证》
《红楼梦》是悲剧中之悲剧——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思想流派
以‘假语村言’写‘真事隐去’的社会批判,主张人性解放与平等,通过家族兴衰揭示封建制度腐朽,在悲剧美学中寄托对理想世界的追寻。
轶事趣闻
著书黄叶村:落魄时于北京西郊‘举家食粥’坚持创作
脂砚斋评点:神秘批书人伴随创作全程,留下关键解读线索
残稿飘零:临终前‘泪尽而逝’,后四十回手稿神秘失踪
脂砚斋评点:神秘批书人伴随创作全程,留下关键解读线索
残稿飘零:临终前‘泪尽而逝’,后四十回手稿神秘失踪
人生轨迹
1715年生于江宁织造府
1727年曹家被抄迁居北京
1744年开始创作红楼梦
1754年甲戌本石头记成形
1763年除夕病逝于西山
交游网络
敦敏(友人)
敦诚(友人)
脂砚斋(批书人)
高鹗(续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