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元礼

宋代 1046年-1113年 澶州清丰(今河南清丰) 140余首

晁元礼被后世视为北宋中后期大晟词派重要代表,与周邦彦并称"晁周"。其词作以精工雅致见长,王灼《碧鸡漫志》评其"新声竞爽,词格高浑",是宋词从婉约向典雅转型的关键人物。

  • 字:次膺
  • 流派:大晟词派
  • 号:闲适居士
  • 文集:《闲适集》(已散佚)

生平简介

晁元礼生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出身清丰晁氏望族。少年时即以《并蒂芙蓉》词震动汴京,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及第,初授河间府司户参军。元丰年间历任庐州慎县主簿、泰州司法参军,其间创作《绿头鸭·咏月》奠定词坛地位。

哲宗元祐时期因不满党争倾轧,主动请辞外放,辗转楚州、扬州等地。绍圣元年(1094年)彻底归隐颍昌,建闲适堂专事词曲创作。徽宗崇宁年间虽受召入大晟府,仍坚持不涉朝政,专注音律研究。政和三年(1113年)卒于颍昌,临终前手订词集百余首。

其人生轨迹折射出北宋士大夫在政治漩涡中的精神突围,词作中"且看黄花晚节香"等句,成为后世文人品格自况的经典意象。

历代评述

"次膺词如瑶台仙子,独立清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

"晁词格高气清,犹存北宋浑雅之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大晟乐章,次膺与美成(周邦彦)实为双璧"(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

思想流派

晁元礼主张词作应追求音律精严与意境超脱,融合士大夫文人审美与市井雅趣。其作品中既有"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的世俗温情,亦含"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的隐逸哲思,体现儒道互补的精神境界。

轶事趣闻

元祐年间拒入新旧党争,作《水龙吟》明志
晚年隐居颍昌,与苏门文人唱和时戏称"词中陶令"
据《墨庄漫录》载,曾为汴京歌妓李师师改《安公子》词牌格律

人生轨迹

1046年生于澶州清丰
1065年中进士
1078年任庐州慎县主簿
1085年辞官漫游
1094年隐居颍昌
1113年卒

经典作品

《绿头鸭·咏月》 《水龙吟·咏梅》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玉蝴蝶》 《鹧鸪天》

交游网络

周邦彦(同属大晟词派)
苏轼(文学影响)
黄庭坚(诗坛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