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孚

元代 1240年-1303年 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 现存诗作约300余首

元初重要文学家,开创元代纪实性边塞诗先河,被《元诗选》誉为'雄浑悲壮,得盛唐遗响'

  • 字:刚中
  • 流派: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 号:勿庵
  • 文集:观光稿|交州稿|玉堂稿

生平简介

陈孚,字刚中,号勿庵,生于南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年),卒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历经宋元易代巨变。幼年丧父,由母授《春秋》大义,十九岁作《河清赋》名动乡里。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以布衣身份献《大一统赋》,受程钜夫举荐入仕,历任翰林待制、台州路总管等职。

作为元代首批汉人重臣,曾出使安南宣抚,将沿途见闻凝练为《交州稿》,开创元代纪行边塞诗新风。其诗作以《观卢沟运筏图》等为代表,真实记录元初社会风貌,被《四库全书总目》评为'叙述简牍,足资考证'。晚年主持江浙儒学,培养大批人才,推动南北文化融合,在元代文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历代评述

其诗苍莽悲慨,有陆放翁遗韵——《元诗纪事》卷五

使事工整,气格沉雄,实开萨都剌先声——钱基博《中国文学史》

北征诸作,山川形势,道里远近,叙次如指掌——顾嗣立《元诗选》初集

思想流派

主张'诗以载道',关注民生疾苦与边疆战事,强调诗歌的社会纪实功能。其作品常以史入诗,借古讽今,反对浮华文风,倡导'直书胸臆,不事雕琢'的创作理念,在《蓟门杂咏》中直言'书生空有泪,何处洒边尘',体现知识分子对时局的深切关怀。

轶事趣闻

出使安南时,以'日月之光'巧答当地学者对联挑衅,维护国威
任翰林编修期间,拒绝为权贵代笔作颂文,称'文章岂可市恩邪'
晚年隐居著书,将俸禄尽数购置古籍,藏书楼'玉堂山房'藏书逾万卷

人生轨迹

1240年生于临海
1262年中乡试解元
1285年献赋得官
1293年出使安南
1298年任台州路总管
1303年病逝于杭州

经典作品

《真定怀古》 《河间府》 《居庸叠翠》 《博浪沙》 《铜雀台》

交游网络

程钜夫(荐举人)
赵孟頫(同僚)
元世祖忽必烈(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