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杜紫薇 唐代 803年-852年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现存诗歌约500首

晚唐杰出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开创七绝咏史新境界,散文以政论见长。

  • 字:牧之
  • 流派:现实主义诗歌,兼具豪放与婉约风格
  • 号:樊川居士
  • 文集:樊川文集

生平简介

杜牧,字牧之,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生于世家望族京兆杜氏。幼年博览经史,怀济世之志,26岁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刺史、司勋员外郎等职。他身处唐王朝衰微之际,主张削藩强兵、整顿吏治,多次上书献策却未被采纳,遂将抱负寄于诗文。

其诗题材广泛,咏史诗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闻名,如《赤壁》《过华清宫》;抒情诗则含蓄隽永,《秋夕》《赠别》传诵千古。散文创作亦成就斐然,《罪言》《战论》等政论文逻辑缜密,被欧阳修誉为“真王佐才”。晚年编纂《樊川文集》,病逝于长安,享年49岁。

历代评述

牧之诗涵藴汪茫,裁量极工,晚唐诸人让渠独步——叶燮《原诗》

牧于律中常寓少拗峭,以矫时弊——刘克庄《后村诗话》

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诸家——洪亮吉《北江诗话》

思想流派

主张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强调经世致用,关注民生疾苦,反对藩镇割据与佛教泛滥。

轶事趣闻

杜牧作《阿房宫赋》讽喻唐敬宗大兴土木,文辞华美而寓意深刻,震动文坛
传说杜牧游湖州时与少女有十年婚约,后官至湖州刺史寻访,女子已嫁人三年,遂作《叹花》诗自伤

人生轨迹

803年生于长安
828年中进士
835年任监察御史
842年外放黄州刺史
849年回朝任司勋员外郎
852年病逝

经典作品

《赤壁》 《泊秦淮》 《阿房宫赋》 《秋夕》 《江南春》 《山行》

交游网络

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牛僧孺(幕府上司)
韩愈(文学思想受其影响)
张祜(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