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北宋政治改革先驱与文学巨匠,其《岳阳楼记》奠定宋代散文典范地位
- 字:希文
- 流派:古文运动代表,开豪放词风先河
- 号:文正(谥号)
- 文集:范文正公文集
生平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出身寒微,两岁丧父,随母改嫁朱氏,少年时寄居醴泉寺苦读,每日‘划粥而食’成励志典范。26岁中进士后历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兴化县令等职,因治水功绩获‘范公堤’之名。庆历三年主持‘庆历新政’,推行‘明黜陟’‘抑侥幸’等十项改革,虽遭保守派抵制而失败,却为王安石变法奠定基础。
文学上倡导‘文以载道’,其散文气势恢宏,《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思想成为儒家精神标杆;词作《渔家傲·秋思》突破晚唐柔婉词风,被尊为豪放词先驱。晚年创办苏州府学,开创地方官学体系,逝世后获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历代尊为‘理学先驱’‘天下第一流人物’。
历代评述
‘范文正公,宋朝第一流人物’——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其外虽傲,其内实淳’——欧阳修《范公神道碑》
‘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元好问《范文正公真赞》
思想流派
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精神,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境界,推行‘重农抑商’‘厚农桑’的民生政策。
轶事趣闻
幼年划粥断齑苦读成才
戍边时作《渔家傲》创边塞词新境
晚年拒修宅第,以俸禄置义庄周济族人
戍边时作《渔家傲》创边塞词新境
晚年拒修宅第,以俸禄置义庄周济族人
人生轨迹
989年生于徐州
1015年中进士
1021年任泰州西溪盐监
1040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1043年推行庆历新政
1046年作《岳阳楼记》
1052年病逝于徐州
交游网络
晏殊(科举考官)
欧阳修(政治盟友)
韩琦(戍边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