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
耿湋位列大历十才子,与卢纶、司空曙齐名。其诗作以清丽含蓄著称,《唐才子传》评其'诗才俊爽,不逐时流',代表中唐山水诗转型期的重要成就,对晚唐姚合、贾岛诗风有直接影响。
- 字:洪源
- 流派:大历诗派
- 号:不详
- 文集:耿湋集
生平简介
耿湋,字洪源,河东望族之后。早年家道中落,苦读经史,天宝末年游学长安,与钱起、郎士元等交游。宝应二年(763年)登进士第,释褐授盩厔县尉,任内作《之江淮留别京中故人》,展现'黄叶从风散,青山入梦频'的羁旅情怀。大历中任左拾遗,与卢纶、司空曙等出入权贵诗宴,其《元日早朝》'冕旒当翠殿,幢戟满彤庭'可见应制诗功力。
建中元年(780年)出为许州司法参军,亲历藩镇割据之乱,写下'战馀能送阵,身老未封侯'的悲慨。贞元初年退居洛阳,与白居易之父白季庚为邻,多有唱和。约卒于贞元元年(785年),临终前手订诗集二卷,今存《耿湋集》为明人所辑。
历代评述
'湋诗恬淡,多素词妙句,得山水之清气'——《唐诗品汇》
'其七律精严处不让刘长卿,五言尤见高格'——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耿拾遗诗举体欲真,家贫宦冷,多含蓄之致'——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大历诸子中,湋诗最具陶韦遗韵'——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
思想流派
耿湋诗歌多表现宦游漂泊之思与归隐之志,既有'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的仕途感慨,亦存'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的田园向往。晚年作品尤见佛理禅趣,体现中唐文人儒释交融的思想特征。
轶事趣闻
任盩厔县尉时作《仙山行》,以'雪峰明晚景,风雁急寒塘'暗讽官场倾轧
与李端联句竞诗,以'暮雪连峰近,春城北斗低'夺得满堂彩
晚年隐居洛阳,常着麻衣赴诗会,时人谓之'麻衣处士'
与李端联句竞诗,以'暮雪连峰近,春城北斗低'夺得满堂彩
晚年隐居洛阳,常着麻衣赴诗会,时人谓之'麻衣处士'
人生轨迹
720年生于河东
753年游学长安
755年避安史之乱南迁
762年中进士
765年任盩厔县尉
775年迁左拾遗
780年外放许州
785年卒于洛阳
交游网络
卢纶(诗友)
司空曙(同列十才子)
钱起(前辈诗人)
李端(联句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