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朂

唐代 885年-926年 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 现存诗词2首

五代十国时期军事天才与争议帝王,后唐开国皇帝,完成唐朝覆灭后中原地区的短暂统一

  • 字:亚子
  • 流派:尚存作品兼具豪放与婉约特质
  • 号:不详
  • 文集:

生平简介

李存朂,沙陀族军事领袖李克用长子,幼年即以'亚子'乳名显露不凡。895年随父征战,在朱温围攻太原时率轻骑突围传讯,奠定'十三太保'之首威名。908年继承河东节度使,通过柏乡之战、幽州之战等战役逐步统一北方,923年于魏州称帝建立后唐,同年奇袭汴梁灭亡后梁,创造'十五日平天下'军事奇迹。

执政后期沉溺享乐,纵容刘皇后干政与伶官乱权,导致926年魏州兵变时众叛亲离。最终在洛阳兴教门之变中被乱箭射杀,时年四十二岁。其人生兼具开国雄主与亡国昏君的双重特质,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评价'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历代评述

『虽得天下,旋复失之,斯乃武功有余,文治不足也』——《旧五代史》

『庄宗善骑射,胆勇过人,其用兵之妙,冠绝五代』——王夫之《读通鉴论》

『李天下之名既显,而丧身之祸亦随』——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

思想流派

推崇武力征伐与怀柔并重的治国策略,笃信'天命在我'的君权神授观念。文学创作中常流露对功业易逝的感慨,展现武人特有的苍凉诗境。

轶事趣闻

15岁随父征战,单骑突破梁军包围传捷太原
926年兵变时,近臣献麻布请赏引发'刘皇后吝啬误国'典故
痴迷戏曲常亲自粉墨登场,最终死于宠信伶人引发的兴教门之变

人生轨迹

885年生于应州
895年随父征战初显锋芒
908年继任河东节度使
913年攻灭燕国
923年称帝灭后梁
925年灭前蜀
926年死于兴教门之变

经典作品

《一叶落》 《忆仙姿》

交游网络

李克用(父亲)
郭崇韬(枢密使)
刘玉娘(皇后)
李嗣源(养兄/继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