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涉

唐代 约785年-约835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 《全唐诗》存诗120余首

李涉作为中唐重要过渡期诗人,承袭元白通俗诗风而独具机趣,其七绝被胡应麟赞为『晚唐滥觞』。虽未列大家之席,但《井栏砂宿遇夜客》等作脍炙人口,开宋人『以议论为诗』先声,在唐诗流变中具有独特坐标意义。

  • 字:不详
  • 流派:通俗诗派
  • 号:清溪子
  • 文集:李涉诗

生平简介

李涉,唐代宗大历至唐文宗大和间在世,出身洛阳世家却科举坎坷,直至元和初方以陈许节度使幕僚入仕。历任太子通事舍人、峡州司仓参军,因直言触怒权贵贬谪十年。大和元年复为太学博士,世称李博士。其人生轨迹折射中唐寒士的典型命运——早年游历江淮,中年宦海沉浮,晚年归隐山林。诗歌创作可分三期:三十岁前多羁旅抒怀之作;贬谪期间《再谪夷陵题故龙台寺》等诗展现忧国情怀;晚年诗风转向超逸,与白居易等人酬唱密切。值得注意的是,其《山中五无奈》开创联章组诗新体,直接影响晚唐皮陆唱和诗的发展。

历代评述

『涉工为诗,词意卓荦,不群世俗』《唐才子传》卷五

『李涉绝句,时见天趣』胡应麟《诗薮》

『博士庐陵望,千载乃相关』陆游《读李涉诗》

『中唐七绝,李益、李涉、张籍三家鼎立』《唐诗品汇》

思想流派

李涉诗歌体现中唐士人双重精神面向:既有关注现实的《六叹》组诗揭露藩镇割据之害,又常在《题鹤林寺僧舍》中流露『终日昏昏醉梦间』的避世情怀。其创作主张『诗从肺腑出』,强调真情实感与通俗表达的结合。

轶事趣闻

宝历年间夜宿皖口遇盗,盗首闻其名竟求诗,遂作《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留下『世上如今半是君』的警世之语
任太学博士时作《题温泉宫》暗讽皇室奢靡,险遭构陷
晚年隐居庐山,与白鹿洞李渤兄弟诗酒唱和,留下三十余首题壁诗

人生轨迹

785年洛阳出生
800年游学长安
806年入陈许幕府
810年任太子通事舍人
815年贬峡州司仓参军
825年任太学博士
830年归隐庐山
835年卒于庐山

经典作品

《井栏砂宿遇遇夜客》 《题鹤林寺僧舍》 《润州听暮角》 《再宿武关》 《竹里》 《山中五无奈》

交游网络

李渤(弟)
张祜(诗友)
朱昼(门生)
杨敬之(文坛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