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
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以女冠身份成名的诗人代表
- 字:季兰
- 流派:山水隐逸诗派
- 号:玉真子
- 文集:
生平简介
李冶,字季兰,中唐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女冠诗人。生于吴兴书香门第,幼年即显诗才,十一岁作《咏蔷薇》'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令其父惊觉女儿早慧,恐其未来'必为失行妇人',遂送入剡中玉真观出家。道观生涯反而成就其文学之路,与陆羽、皎然等名士交游唱和,留下'女中诗豪'的美誉。
中年时期游历江浙,在湖州霅溪畔构筑诗庐,与茶圣陆羽煮雪烹茶,同诗僧皎然切磋禅理。其诗作既有'离人无语月无声'的婉约,又见'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的深沉。晚年因诗名被召入宫,却在建中四年(783年)因给叛将朱泚献诗而遭德宗扑杀,为唐代诗坛留下最凄艳的休止符。
历代评述
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女子风流,季兰为最——辛文房《唐才子传》
唐代女子能诗者颇多,当以李季兰为第一——陆昶《历朝名媛诗词》
思想流派
李冶的诗歌创作体现了对自然山水的深情咏叹与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她主张超越世俗礼教束缚,在《八至》中提出'至亲至疏夫妻'的平等观念,其思想融合道家出世精神与女性主体意识,展现出唐代知识女性独特的精神风貌。
轶事趣闻
十一岁作咏蔷薇诗被父忧'必为失行妇人'
中年与茶圣陆羽煮雪烹茶论道终南山
晚年因诗名被唐代宗召入宫中,后因朱泚之乱被唐德宗处死
中年与茶圣陆羽煮雪烹茶论道终南山
晚年因诗名被唐代宗召入宫中,后因朱泚之乱被唐德宗处死
人生轨迹
730年生于乌程
741年入玉真观出家
758年与陆羽结识
770年定居湖州霅溪
783年应召入宫
784年被处死
交游网络
陆羽(茶道知己)
皎然(诗友)
刘长卿(文坛挚友)
朱放(隐士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