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开
北宋古文运动先驱,与柳宗元并称“二柳”,开宋代古文复兴之先声
- 字:仲涂
- 流派:古文派
- 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
- 文集:《河东先生集》
生平简介
柳开,北宋初年重要文学家,出生于官宦世家,幼年博览经史,以复兴古文为己任。少年时即显文学天赋,22岁中进士,历任宋州司寇参军、殿中侍御史等职。他在仕途上直言敢谏,曾因弹劾权贵被贬,晚年出知代州、忻州等地,卒于任上。柳开一生致力于古文创作,其文风雄健质朴,代表作《河东先生集》收录政论、书信、序跋等文体,展现了其“文道合一”的文学观。他通过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扭转了宋初文坛的骈俪之风,为欧阳修领导的古文运动奠定基础。其思想融合儒家道统与经世致用精神,对宋代儒学复兴具有启蒙意义。
柳开在地方任职期间,重视民生,曾主持疏浚河道、整顿吏治,深受百姓爱戴。他晚年潜心著述,提出“文章为道之筌”的鲜明观点,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尽管其作品存世不多,但《代王昭君谢汉帝疏》《应责》等文以犀利的笔锋和深邃的哲思,成为宋代散文的典范之作。
历代评述
“开力学古文,得昌黎集,慕其文而宗之”《宋史·文苑传》
“宋之古文,实柳开始,穆修继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其文多拗拙,然实启欧苏先声”清代学者纪昀
思想流派
柳开主张“复古崇道”,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提倡以韩愈、柳宗元为宗的古文创作,强调文章应“明道致用”。他认为文学需承载儒家道统,主张“文以载道”,反对骈文雕琢,提倡质朴刚健的文风,对欧阳修、苏轼等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轶事趣闻
柳开年少时自视甚高,曾改名为“肩愈”,字“绍先”,意为继承韩愈(字退之)、柳宗元(字子厚)
中年任润州知州时,与高僧研讨儒释之道,留下《答陈昭华书》阐明“儒释相通”之论
中年任润州知州时,与高僧研讨儒释之道,留下《答陈昭华书》阐明“儒释相通”之论
人生轨迹
948年生于大名
970年中进士
974年任宋州司寇参军
983年擢殿中侍御史
989年贬滁州刺史
997年知润州
1001年卒于忻州任所
交游网络
王禹偁(文学同道)
范杲(并称“柳范”)
韩愈(思想渊源)
柳宗元(精神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