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核心成员,古文运动领袖,唐代思想革新重要代表
- 字:子厚
- 流派:古文运动|山水田园诗派
- 号:河东先生
- 文集:柳河东集|河东先生集
生平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生于长安官宦世家,祖籍河东郡。少年时随父宦游湖北、江西,十三岁以《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展露文才。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与刘禹锡同榜,后中博学宏辞科,任集贤殿正字。永贞元年(805年)参与王叔文集团革新,任礼部员外郎,推行抑制宦官、减免赋税等新政。革新失败后被贬邵州刺史,未至任所再贬永州司马,在此创作‘永州八记’等传世名篇。元和十年(815年)改任柳州刺史,发展文教、解放奴婢,政绩卓著,四年后病逝任上,终年47岁。
其文学创作以寓言、游记、政论见长,将哲理思考融入山水描写,《封建论》《天说》等政论文构建了系统的政治哲学体系。诗歌领域与韦应物并称‘韦柳’,开创冷峭深远的独特诗风。韩愈赞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苏轼评‘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历代评述
‘子厚文律高古,虽韩退之有所不及’——叶梦得《避暑录话》
‘唐人惟柳子厚深得骚学’——严羽《沧浪诗话》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苏轼《评韩柳诗》
‘宗元少时嗜进,谓功业可就,既坐废,遂不振。然其才实高,名盖一时’——《新唐书·柳宗元传》
思想流派
主张‘文以明道’的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佛道哲学,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提出‘吏为民役’的政治理念,批判苛政,在《捕蛇者说》中揭露‘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晚年受贬谪经历影响,转向借山水排遣忧愤的创作路径。
轶事趣闻
参与永贞革新时每日骑马疾驰长安街市传达政令,人称‘飞骑司马’
被贬永州后与渔翁同饮作《渔翁》诗,开创‘移情山水’新境
柳州任上发明凿井取水法,百姓立‘井铭碑’感念其德政
被贬永州后与渔翁同饮作《渔翁》诗,开创‘移情山水’新境
柳州任上发明凿井取水法,百姓立‘井铭碑’感念其德政
人生轨迹
773年生于长安
785年随父赴夏口
793年中进士
798年任蓝田尉
803年任监察御史
805年参与永贞革新
805年贬永州司马
815年任柳州刺史
819年病逝柳州
交游网络
韩愈(古文运动盟友)
刘禹锡(永贞革新同僚)
王叔文(改革派领袖)
柳宗直(堂弟,共同编撰《西汉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