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纶

唐代 约748年—约799年 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 现存诗约340首

大历十才子之首,中唐边塞诗派代表,其诗被赞为'盛唐余响'

  • 字:允言
  • 流派:边塞诗派|现实主义
  • 号:不详
  • 文集:卢户部诗集

生平简介

卢纶出身范阳卢氏北祖房,但家道中落。安史之乱爆发时年仅七岁,随母南逃,这段经历奠定其诗沉郁基调。大历初年屡试进士不第,因元载举荐补阌乡尉,后任昭应县令、监察御史等职。建中四年泾原兵变,卢纶陷贼中,作《春日卧病示赵季黄》记录乱象。贞元年间得浑瑊赏识,任河中元帅府判官,创作《塞下曲》组诗达到艺术巅峰。其诗兼具盛唐气象与中唐写实,尤擅五言,明代胡震亨评'卢纶开宝遗风,一鳞半甲犹足珍贵'。虽仕途坎坷,却在军旅生涯中成就诗名,与韩翃、钱起并称'大历三杰'。

历代评述

意警气足,格高语健——明·胡应麟《诗薮》

卢纶塞下曲,足可嗣盛唐——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十才子中,卢纶尤富悲慨——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

思想流派

卢纶的诗以反映社会动荡与军旅生活为核心,既有'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豪迈,亦含'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的苍凉。他主张诗歌应'言志载道',关注民生疾苦,如《逢病军人》揭露战后士兵的悲惨境遇。晚年受佛教影响,诗中渐显超脱之思。

轶事趣闻

幼年逢安史之乱,随母避祸鄱阳,自称'少孤客'
因貌陋屡试不第,得宰相元载赏识方入仕途
军营采风时亲历'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场景,写入《塞下曲》

人生轨迹

748年生于蒲州
755年安史之乱南迁鄱阳
779年受元载举荐入仕
783年陷泾原兵变
795年任河中幕府判官
799年卒于任

经典作品

《塞下曲六首》 《晚次鄂州》 《逢病军人》 《长安春望》 《送李端》

交游网络

李端(大历十才子同僚)
韦皋(剑南西川节度使,曾聘为幕僚)
吉中孚(荐其入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