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

宋代 1051年-1107年 湖北襄阳 现存书法作品60余件|诗文300余首

北宋书画革新的标志性人物,创立'米点山水'技法,与苏轼共创'尚意书风',被后世尊为'宋四家'之首

  • 字:元章
  • 流派:文人画派|尚意书风
  • 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
  • 文集: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砚史

生平简介

米芾,北宋文化史上的传奇人物,祖籍太原,迁居襄阳。七岁习书,十岁摹碑,十八岁因母荫入仕,历任雍丘知县、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勾当公事、书画学博士。其仕途虽仅至从五品,却在艺术领域成就卓著。元祐年间与苏轼、黄庭坚等结西园雅集,开创文人雅集传统。1107年卒于淮阳军任所,临终前焚烧所有书画收藏。

作为中国艺术史上首位集创作、鉴赏、理论于一身的全才,米芾书法取法晋唐而自出新意,行书'风樯阵马',草书'狮子搏象',楷书创'八面出锋'之法。绘画开创'米氏云山',以横点积叠表现江南烟雨。其《书史》《画史》等著作构建了完整的书画理论体系,至今仍是研究宋元艺术的重要文献。

历代评述

'沉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宋徽宗《宣和书谱》

'米南宫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苏轼《东坡题跋》

'元章之资,不减褚李'——赵孟頫《松雪斋集》

思想流派

米芾主张'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强调艺术创作应超越技法束缚,追求天然意趣。其书画理论《海岳名言》提出'石刻不可学'的革新观点,反对刻意模仿。在鉴赏领域首创'绢本八法'鉴定标准,奠定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基础。

轶事趣闻

任无为知军时见奇石整衣冠而拜,呼石为兄
为得李后主旧砚以死相胁
因洁癖每日洗手数十次,朝靴反复刷洗致破损

人生轨迹

1051年生于襄阳
1072年任秘书省校书郎
1086年结识苏轼
1104年任书画学博士
1107年卒于淮阳军

经典作品

《蜀素帖》 《苕溪诗帖》 《多景楼诗册》 《研山铭》 《珊瑚帖》

交游网络

苏轼(师友)
蔡京(政治盟友)
宋徽宗(艺术知音)
薛绍彭(收藏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