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俟咏
大晟词派核心成员,与周邦彦并称'周万',宋词格律化重要推手
- 字:雅言
- 流派:大晟词派/格律词派
- 号:大梁词隐
- 文集:大声集
生平简介
万俟咏,北宋中后期重要宫廷词人,早年以'诗赋科'进士及第却因党争未授实职。大观四年(1110年)以献《凤皇枝令》词获徽宗特旨任大晟府制撰,掌朝廷礼乐创作。绍兴五年(1135年)完成《大声集》编纂,系统实践'依月用律'理论,其《春草碧》《三台》等代表作被收入《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作为大晟府'讨论古音、审定古调'工程的核心成员,他创新提出'犯调'填词法,将二十八调音律体系系统应用于词作,使《钿带长中腔》等词牌形成固定格律。晚年因目睹靖康之变,词风转向沉郁,《忆秦娥·别情》等作品展现家国忧思,成为南宋豪放词先声。
历代评述
'雅言词发妙旨于律吕之中,如六朝之诗句'——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万俟雅言能逐弦吹之音,为三犯、四犯之曲'——王灼《碧鸡漫志》
'大晟词人惟雅言、美成自有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思想流派
其创作思想融合儒家雅正与道家超逸,主张'词以声律为宗',强调'审音协律'与'章法谨严'。作品中既有《昭君怨》等宫廷应制之作体现礼教规范,又有《长相思》等羁旅词显露遁世情怀。通过'三犯'等复杂曲式实践,开创'词中赋题'新法,实现'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艺术追求。
轶事趣闻
徽宗于禁中赏月时独召其赋词
首创'三犯'曲式受乐工推崇
晚年手焚未达标准词稿百余篇
首创'三犯'曲式受乐工推崇
晚年手焚未达标准词稿百余篇
人生轨迹
元丰三年(1080年)生于开封
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及第
大观四年(1110年)入大晟府
政和四年(1114年)编成《大声集》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卒于临安
交游网络
周邦彦(大晟府同僚)
田为(大晟府乐官)
晁端礼(词派盟友)
宋徽宗(赏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