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标志性人物,女权运动开创者,与鲁迅并称绍兴双杰
- 字:璿卿(后改竞雄)
- 流派:爱国诗派|革命文学
- 号:鉴湖女侠
- 文集:秋瑾集|精卫石(弹词)
生平简介
秋瑾出生于绍兴官绅世家,自幼习文练武,18岁随父赴湘任职。1896年奉父母命嫁与湘潭富商王子芳,因不满婚姻压抑作《满江红·小住京华》抒怀。1904年冲破家庭束缚自费留日,创办《白话报》宣传革命,期间加入光复会、同盟会。归国后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发表《敬告姊妹们》倡导女权。1907年主持大通学堂期间秘密训练革命军,策划皖浙起义失败被捕,于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年仅32岁。
其创作融合家国情怀与女性意识,在《勉女权歌》中首创『男女平权天赋就』理念。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相得益彰,孙中山赞其『巾帼英雄』,周恩来评价『革命与文学完美统一的典范』。
历代评述
『为推翻数千年专制统治而牺牲的女革命家,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妇女的楷模』——邓小平题词杭州秋瑾墓
『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传世,其人格与文格俱臻高境』——《清诗纪事》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四句足冠近代女性诗词——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
思想流派
主张男女平权,提出『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倡导暴力革命推翻帝制,在《精卫石》中呼吁『扫尽胡须安社稷』;融合佛教慈悲精神与革命理想,创作多首禅意革命诗。
轶事趣闻
1904年变卖所有首饰东渡日本,登船前将翡翠耳环赠予侍女作纪念
在绍兴大通学堂任教时常穿男装骑马授课,称『须眉未必真豪杰』
就义前索笔墨题写『秋风秋雨愁煞人』,拒写自白书
在绍兴大通学堂任教时常穿男装骑马授课,称『须眉未必真豪杰』
就义前索笔墨题写『秋风秋雨愁煞人』,拒写自白书
人生轨迹
1875年生于福建厦门
1893年随父迁居湖南
1896年湘潭成婚
1904年东渡日本
1905年加入同盟会
1906年创办中国女报
1907年主持大通学堂
1907年7月15日英勇就义
交游网络
徐锡麟(革命同志)
陶成章(光复会成员)
陈天华(留日革命战友)
鲁迅(同乡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