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德舆

唐代 公元759年-公元818年 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 现存诗文380余首,文章400余篇

权德舆被誉为中唐文坛宗主,身兼政治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主持贞元、元和年间科举取士,提拔韩愈等大家。《旧唐书》称其『为缙绅羽仪』,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评其文『舂容大雅,有贞元、元和之风』。

  • 字:载之
  • 流派:古文运动先驱
  • 号:不详
  • 文集:权载之文集

生平简介

权德舆出身天水权氏望族,三岁能辨四声,十五岁著文三百篇。建中元年(780年)受辟为淮南黜陟使从事,贞元八年(792年)任起居舍人知制诰,执掌朝廷诏令十五年。元和五年(810年)拜礼部尚书,主修《德宗实录》。其文学创作横跨四十载,诗歌以五言见长,《玉台体十二首》开创宫词新体,散文《论裴延龄表》被誉为『中唐第一疏』。政治生涯中推动税制改革,文学领域促成古文运动与科举变革的双向互动,堪称唐代士大夫的典范。

历代评述

『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其酝藉风流,自然可慕』《旧唐书·权德舆传》

『唐之词人,德舆最居其冠』《全唐文纪事》卷五十六

『其诗如朱弦疏越,一唱三叹』《唐诗品汇》

思想流派

以儒学为根基,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同时兼容佛道思想。其《两汉辨亡论》体现历史批判精神,《与张秘监书》系统阐述礼法并重的治国理念。

轶事趣闻

幼年作《童蒙集》震动洛阳,十二岁撰《积雪赋》被刘晏赞为『凤雏』
任礼部侍郎时革新科考,首创『诗赋、策论并重』制度
晚年与白居易唱和《新乐府》,开中唐新乐府运动先声

人生轨迹

759年生于丹阳
780年入淮南幕府
792年任中书舍人
798年主持科举
810年任礼部尚书
818年卒于山南东道节度使任上

经典作品

《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百僚》 《玉台体十二首》 《与张秘监书》 《两汉辨亡论》

交游网络

崔元翰(科举座主)
杨於陵(政治盟友)
韩愈(提携后辈)
刘禹锡(文学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