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昱

元代 约1310年—约1380年 四明(今浙江宁波) 现存小令59首、套数1套

任昱位列元代中后期散曲名家,与张可久、徐再思等齐名,其作品以清丽雅致见长,被后世视为元代散曲婉约派代表之一。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曲风如『幽谷芳兰』,足见其文学影响力。

  • 字:不详
  • 流派:婉约派散曲
  • 号:不详
  • 文集:散见于《全元散曲》《乐府群玉》等

生平简介

任昱,元末明初重要散曲家,生于浙江四明书香门第。少年时以才思敏捷闻名乡里,早年游历苏杭,与张可久等人结社唱和,作品多抒写江南风物与文人情趣。中年因战乱辗转江淮,目睹民生疾苦后,创作题材转向社会现实,代表作《红绣鞋·晚秋》以凄婉笔触描绘离乱景象。晚年归隐故里,潜心佛学,诗风趋于空灵超逸。其散曲兼具雅词精工与俚语鲜活,尤擅用对仗与比兴,如『黄莺乱啼门外柳,细雨微烟阁上花』等句,被赞为『曲中画境』。虽未跻身仕途,却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据独特地位,作品收录于《全元散曲》等典籍,明代曲论家李开先称其『得宋词余韵而开明曲先声』。

历代评述

『任氏散曲,如空谷流泉,清而不寒』——《太和正音谱》

『四明任君,曲中隐逸第一』——李开先《词谑》

『其词丽而古,华而不艳』——《全元散曲·序》

思想流派

任昱的创作思想深受江南文化浸润,主张以诗笔写世情,作品中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亦含对市井百态的细腻描摹。他擅长通过自然意象隐喻人生哲理,如以『白鹭沙鸥』象征超脱,以『烟柳画桥』暗喻浮华,体现元代文人矛盾的精神世界。

轶事趣闻

据《青楼集》载,任昱曾为歌伎张玉莲作《折桂令》,曲成即被传唱于江南酒肆
晚年隐居四明山时,以松枝为笔、蕉叶为纸,自嘲『书成天地皆诗稿』

人生轨迹

1310年生于四明
1330年游学杭州
1345年江淮避乱
1368年归隐故里
1380年逝世

经典作品

《小梁州·春怀》 《红绣鞋·晚秋》 《清江引·钱塘怀古》 《沉醉东风·隐居》

交游网络

张可久(文坛挚友)
徐再思(同属婉约派)
朱权(后世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