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

魏晋 210年-263年 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 现存诗作87首,散文9篇

正始文学巅峰代表,与嵇康并称'嵇阮',位列竹林七贤核心人物。其《咏怀诗》开创中国政治抒情诗先河,刘勰评'使气以命诗',钟嵘《诗品》列为上品。唐代陈子昂、李白皆受其影响,王夫之称'嗣宗诗长于托意'。

  • 字:嗣宗
  • 流派:正始体
  • 号:阮步兵
  • 文集:阮籍集|达庄论|通易论|大人先生传

生平简介

阮籍生于汉末建安十五年,父亲阮瑀为建安七子之一。三岁丧父,由母兄抚养,自幼展露文才,八岁能属文。正始年间(240-249)受太尉蒋济征辟,历任尚书郎、参军,目睹高平陵之变后转向消极避世。嘉平四年(252年)起任步兵校尉,故世称阮步兵。甘露三年(258年)作《为郑冲劝晋王笺》,表面为司马昭加九锡造势,实则暗含讥讽。景元四年(263年)冬卒,享年五十四岁。

其人生轨迹折射出魏晋易代之际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前期积极用世,中期转向玄学思辨,后期以狂放对抗礼教。创作上突破汉乐府传统,首创五古组诗形式,将玄理融入比兴,形成'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语)的独特风格。哲学著作《达庄论》系统阐释自然本体论,与嵇康《释私论》共同构建早期玄学体系。

历代评述

'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钟嵘《诗品》

'阮旨遥深'——刘勰《文心雕龙》

'步兵咏怀,其原出于《小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阮公虽志在刺讥,文多隐避'——李善《文选注》

思想流派

阮籍继承老庄哲学,主张'天地生于自然'(《达庄论》),提出'无君论'批判礼法制度。其'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体现在《大人先生传》中,主张超越世俗规范,追求精神自由。在《咏怀诗》中通过'孤鸿号外野'等意象,展现个体在乱世中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突围。

轶事趣闻

青白眼择友: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携酒挟琴来访方现青眼
醉酒避联姻:司马昭欲结亲,阮籍连醉六十日避谈婚事
穷途之哭:驾车独行,每至道路尽头辄痛哭而返

人生轨迹

210年生于陈留尉氏
217年父阮瑀卒
227年游洛阳结识嵇康
240年任尚书郎
249年称病辞官
252年任步兵校尉
258年撰劝进笺
263年卒于洛阳

经典作品

《咏怀诗八十二首》 《大人先生传》 《达庄论》 《猕猴赋》 《东平赋》

交游网络

嵇康(竹林挚友)
山涛(竹林同游)
司马昭(当权者)
阮咸(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