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
永明体诗歌奠基人之一,与谢朓并称“沈谢”;《宋书》编纂者,二十四史重要史家;声律论开创者,推动唐诗格律化进程。
- 字:休文
- 流派:永明体
- 号:不详
- 文集:沈隐侯集
生平简介
沈约生于南朝宋元嘉十八年(441年),出身江东士族吴兴沈氏,幼年逢家道中落,随父流寓他乡。少年时博览群书,昼耕夜读,以文才闻名。二十岁入仕宋后废帝朝,历任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齐永明年间(483-493年),成为竟陵王萧子良“竟陵八友”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谢朓、王融等共创永明体,提出“四声八病”理论,奠定中国格律诗基础。
永元元年(499年),沈约助萧衍建梁,官至尚书令,封建昌县侯。晚年主持编纂《宋书》,首创带叙法记录人物事迹,增设《符瑞志》反映时代思想。其诗歌注重声韵对仗,《别范安成》《伤谢朓》等作情感深挚,开唐人五律先声。天监十二年(513年)卒,谥“隐”,故后世称“沈隐侯”。
历代评述
“约历仕三代,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梁书》
“观休文众制,五言最优。详其文体,察其馀论,固知宪章鲍明远也。”——钟嵘《诗品》
“隐侯之声病,子山之气骨,开唐律之先鞭。”——清·沈德潜《古诗源》
思想流派
主张“四声八病”声律理论,强调诗歌音韵和谐;提倡自然与雕琢并重的文风,融合儒家济世理想与佛教空观思想;注重历史编纂的客观性,在《宋书》中首创《符瑞志》反映天人感应观念。
轶事趣闻
少时家贫,夜读燃麻秆照明,勤学成痴与梁武帝萧衍赌诵粟事典,因遗漏细节输却荔枝晚年消瘦,后人以“沈腰”喻文人病骨。
人生轨迹
441年生于吴兴
461年任宋后废帝朝奉朝请
483年加入竟陵王文学集团
487年始撰《宋书》
502年助萧衍建梁,封侯拜相
513年病逝建康
交游网络
萧衍(梁武帝,政治盟友)
谢朓(文学盟友,永明体代表)
萧子良(竟陵王,文学集团庇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