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赞

唐代 约780年-860年 福州 现存诗偈5首

作为晚唐禅宗青原系重要传人,神赞以'窗下蝇'公案闻名禅林,《景德传灯录》列其为'机缘语句'代表人物。其诗偈开创以日常意象阐释禅理的新范式,宋人赞其'片语可参三昧,数行能透祖关'(《禅林宝训》)。日本道元禅师《正法眼藏》称其'接引学人之法,如庖丁解牛'。

  • 字:不详
  • 流派:禅宗青原系·佛教偈颂派
  • 号:不详
  • 文集:

生平简介

神赞禅师,晚唐禅宗青原系重要代表人物。早年于福州大中寺出家,后游方参学,初谒百丈怀海未契,转投马祖道一法嗣大珠慧海门下。四十岁时因'窗下蝇子'公案顿悟,得嗣法于古灵智常禅师。会昌法难期间隐居于天台山,大中复法后住持福州古灵寺二十余载。

其教学善用生活场景启悟学人,《祖堂集》载其'每以寻常器物作话头,学人往往于挑水斫柴间得个入处'。晚年所作《示童子偈》系统阐述'即心即佛'思想,影响及于日本临济宗。弟子黄檗希运承其衣钵,开创临济宗黄檗派。

在文学创作上,神赞突破传统偈颂程式,将禅理寓于'蜂投窗纸''蝇钻故纸'等生活意象,苏轼评其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东坡题跋》)。现存《空门不肯出》《百年钻故纸》等五首偈颂,被收入《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多部禅籍。

历代评述

'其语如金刚杵,直破学人疑情'——《景德传灯录》卷九

'以俗语说真谛,开禅偈新风'——钱钟书《谈艺录》

'古灵一脉,赞师实承上启下者'——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

思想流派

主张'即事而真'的顿悟观,强调'触目菩提'的现量境界。在《示童子偈》中提出'汝自迷色身,错认他是佛',反对偶像崇拜。其'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之语,成为后世批判经院佛学的经典论断。

轶事趣闻

初参百丈怀海时,见师父读经,作偈'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惊动禅林
住古灵寺时,以'窗下蝇子透窗棂'启发弟子开悟,形成著名公案
暮年见蜂触窗,笑曰'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遂作传世偈语

人生轨迹

795年福州大中寺出家
815年参百丈怀海
820年嗣法古灵智常
835年隐居天台山
847年住持古灵寺
860年示寂

经典作品

《空门不肯出》 《百年钻故纸》 《示童子偈》 《蜂子投窗偈》 《蝇子透窗颂》

交游网络

百丈怀海(师徒)
黄檗希运(法嗣)
赵州从谂(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