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
汉赋四大家之首,确立大赋体制的奠基人,被班固称为"辞宗",刘勰誉其"赋圣"。其作开两汉400年赋体文学先河,直接影响扬雄、班固等大家。
- 字:长卿
- 流派:汉赋派
- 号:不详
- 文集:司马文园集
生平简介
司马相如,西汉最具影响力的辞赋家,少年时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早年任景帝武骑常侍,因帝不好辞赋转投梁孝王门下,期间创作《子虚赋》初显才华。建元元年(前140年)因《子虚赋》得汉武帝召见,献《上林赋》确立大赋体制,拜为郎官。元光五年(前130年)出使西南夷,作《难蜀父老》阐明国家统一大义。晚年任孝文园令期间完成《封禅书》,为武帝泰山封禅奠定理论基础。其人生轨迹见证汉帝国由文景之治向武帝盛世的转型,作品深刻反映时代精神。
婚姻传奇与文学成就同样瞩目,与卓文君的自由恋爱打破封建礼教束缚,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经典题材。在文学创作中首创"以虚带实"的铺叙手法,《子虚》《上林》二赋建构的"亡是公"叙事模式,开创汉赋主客问答体例。晚年《哀秦二世赋》显露批判意识,预示汉赋由歌颂转向反思的演变趋势。
历代评述
"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扬雄《法言》
"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后世对联
"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思想流派
主张"赋家之心,苞括宇宙"的创作观,强调讽谏功能与艺术审美的统一。作品中既有对帝国盛况的铺陈,又暗含劝诫奢靡的深意,形成"劝百讽一"的独特范式。
轶事趣闻
琴挑文君:以绿绮琴弹奏《凤求凰》追求卓文君
当垆卖酒:与卓文君私奔后开设酒肆维持生计
千金买赋:陈皇后为挽回汉武帝心意,重金求作《长门赋》
当垆卖酒:与卓文君私奔后开设酒肆维持生计
千金买赋:陈皇后为挽回汉武帝心意,重金求作《长门赋》
人生轨迹
前179年生于蜀郡
前160年入长安为郎
前154年任武骑常侍
前150年游梁创作《子虚赋》
前140年应召入京
前130年出使西南夷
前118年病逝长安
交游网络
卓文君(妻子)
汉武帝刘彻(赏识者)
枚乘(并称"枚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