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琬

清代 1614年-1673年 山东莱阳 现存诗作1000余首,词200余阕

清初诗坛南北双璧之一,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燕台七子』核心成员。其诗被王士祯赞为『风骨浑成,气韵沉雄』,纪昀评为『国初诗家之冠』,《清史稿》列其传于文苑之首。

  • 字:玉叔
  • 流派:宗唐派,承杜甫、韩愈遗风
  • 号:荔裳
  • 文集:安雅堂集|安雅堂未刻稿|二乡亭词|永平府志

生平简介

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生于书香世家,父宋应亨为明天启进士。崇祯八年(1635)中举,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及第,历官户部主事、陇西道佥事、浙江按察使。生平两度蒙冤入狱,首次因族兄反清牵连系狱三年,二次遭吴三桂诬告下刑部大狱,狱中创作巅峰之作。晚年任四川按察使时病逝京师。

其诗早年以雄浑豪放见长,《九哀诗》直击明末战乱惨状;中期转向沉郁顿挫,《狱中杂诗二十六首》展现文人风骨;晚年渐趋冲淡,《舟中见猎犬有感》等作体现人生彻悟。词作尤擅慢词,《二乡亭词》开清词中兴先声。

历代评述

『其诗随境而变,愈变愈工』——《清史稿·文苑传》

『如剑侠入道,犹余杀机』——沈德潜《国朝诗别裁》

『南宋以来罕有匹敌』——邓汉仪《诗观》

『悲愤激宕,李杜之遗』——杨际昌《国朝诗话》

思想流派

主张『诗以道性情』,强调诗歌的社会批判功能,作品中贯穿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与仕途坎坷的愤懑,晚年融入佛道思想寻求精神解脱。

轶事趣闻

少年成名作《长歌行》惊动文坛
狱中作《听钟鸣》《悲落叶》成千古绝唱
任浙江按察使时变卖祖产赈济灾民

人生轨迹

1614年生于莱阳望族
1635年中举
1647年进士及第
1654年首任陇西道佥事
1657年首次入狱
1661年任浙江按察使
1672年任四川按察使
1673年卒于北京

经典作品

《安雅堂集》 《狱中杂诗二十六首》 《九哀诗》 《蝶恋花·旅月怀人》 《鹧鸪天·遣怀》

交游网络

施闰章(挚友并称『南施北宋』)
王士祯(文学知己)
龚鼎孳(燕台七子同僚)
董其昌(少年时受其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