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

宋代 1008年-1048年 开封(祖籍梓州铜山,后迁居苏州) 现存诗约200首,文150余篇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与梅尧臣并称"苏梅",开宋代豪放诗风先河,其散文创作对欧阳修古文运动产生直接影响。

  • 字:子美
  • 流派:豪放派
  • 号:沧浪翁
  • 文集:苏学士文集|苏舜钦集

生平简介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初期最具革新精神的文学家。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生于开封仕宦之家。少年即显文才,27岁进士及第,历任蒙城、长垣县令,后授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庆历新政期间,作为范仲淹集团重要成员,因进奏院案遭保守派构陷罢官,自此流寓苏州,建沧浪亭寄情山水。

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成就最高,早期作品如《庆州败》直斥边将无能,后期《淮中晚泊犊头》等作熔铸人生感悟。散文创作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上范公参政书》展现政治抱负。书法造诣深厚,尤工草书,黄庭坚评其草书"妙绝当代"。

在文学史上首倡"诗之原于古,致于用"的创作理念,比欧阳修古文运动早十余年提出革新主张。晚年虽贫病交加,仍坚持"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的入世精神,终年四十一岁,葬于润州丹徒县义里乡。

历代评述

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苏子美兄弟,二宋之间,豪于歌诗者——刘克庄《后村诗话》

舜钦数上书论朝廷事,在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益读书,时发愤懑于歌诗——元·脱脱《宋史》

思想流派

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提倡直抒胸臆的创作观,反对西昆体浮艳文风;关注民生疾苦,其奏议多涉时政弊端。

轶事趣闻

庆历四年(1044年),因进奏院祀神宴客事件遭御史弹劾,以"监主自盗"罪名削职为民,此事与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直接相关
谪居苏州时以四万钱购地筑沧浪亭,作《沧浪亭记》明志,开宋代文人园林先河
善草书,曾用鬻故纸公钱宴客,席间以奏邸旧案纸糊窗,戏称"汉书下酒"

人生轨迹

1008年生于开封
1024年以父荫补太庙斋郎
1034年中进士
1039年任长垣知县
1043年任集贤校理
1044年遭劾削职
1045年筑沧浪亭
1048年病逝苏州

经典作品

《淮中晚泊犊头》 《夏意》 《庆州败》 《沧浪亭记》 《览照》 《城南感怀呈永叔》

交游网络

范仲淹(政治盟友)
欧阳修(文学挚友)
梅尧臣(诗坛齐名)
杜衍(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