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明代 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 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传世诗作600余首,画作200余幅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吴门画派代表人物,诗书画三绝的全能型艺术家

  • 字:伯虎
  • 流派:吴门诗派|文人写意画派
  • 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
  • 文集:六如居士全集|唐伯虎集

生平简介

唐寅生于成化六年苏州商贾之家,16岁中秀才名震江南,却因弘治十二年科举舞弊案断送仕途。30岁后游历闽浙皖赣,创作《庐山观瀑图》等山水名作。正德二年筑桃花庵别业,在此完成《桃花庵歌》《落霞孤鹜图》等代表作。晚年生活困顿,以卖画为生,54岁病逝于苏州。其人生经历被冯梦龙改编为《唐解元一笑姻缘》,奠定民间'风流才子'形象。

艺术上融合南宋院体与元代文人画传统,人物画如《王蜀宫妓图》设色精妙,山水画《骑驴思归图》意境苍凉。诗歌以七言见长,语言浅近而意蕴深刻,《七十词》'人年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成为生命哲思的经典表达。

历代评述

'伯虎才高,自宋李营丘、范宽、李唐、马夏,以至胜国吴兴、王蒙、黄数大家,靡不研解'——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

'唐子畏画,笔墨灵逸,李唐刻画之迹,为之一变'——清代钱杜《松壶画忆》

'其诗初喜秾丽,既又仿白氏,务达情性而语终璀璨'——明代顾璘《国宝新编》

思想流派

唐寅主张'诗画同源',提倡艺术表达真实性情。他反对程朱理学的束缚,在《把酒对月歌》中写道'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彰显个性解放意识。晚年受佛教影响,自号'六如居士',取《金刚经》'如梦如幻如泡影'之意,形成超脱世俗的艺术观。

轶事趣闻

19岁作《阊门即事》揭露市井百态,轰动苏州文坛
装疯卖傻逃离宁王朱宸濠幕府,作《上宁王》诗明志
与祝枝山雪夜扮乞丐唱莲花落换酒钱,传为'乞儿行乐图'本事

人生轨迹

1470年生于苏州吴县
1485年中苏州府试第一
1498年中应天府解元
1499年卷入科举舞弊案
1500年游历九华山
1505年建桃花庵
1514年拒宁王征聘
1524年病逝

经典作品

《桃花庵歌》 《落霞孤鹜图》 《王蜀宫妓图》 《骑驴思归图》 《李端端图》 《秋风纨扇图》

交游网络

祝允明(挚友)
文徵明(艺坛知己)
沈周(绘画老师)
徐祯卿(吴中四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