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观
北宋中期婉约词派重要代表,其词'新丽轻狂'自成一家,开南宋姜夔清空词风先声
- 字:通叟
- 流派:婉约派(受柳永影响而自成格调)
- 号:逐客
- 文集:扬州赋|芍药谱|冠柳集
生平简介
王观生于北宋仁宗景祐年间,少年时以文才显名,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与苏轼同榜。初授大理寺丞,后任江都知县期间作《扬州赋》,以'芍药万本,冠于天下'等句传诵一时。元丰年间任翰林学士,因《清平乐》词触怒神宗被贬永州,自此自号'逐客'。晚年归隐故里,潜心著述。
其文学创作突破传统婉约词格局,《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以山水喻眉眼,开创'眉眼传情'新范式;《庆清朝慢》咏牡丹'调雨为酥,催冰做水'尽显炼字功力。所编《冠柳集》取'高出柳永一头'之意,收录大量自度曲,虽原集散佚,仍有'红酥手,黄縢酒'等残句见于宋人笔记。
历代评述
其新丽处能轻能重,能婉能直——王灼《碧鸡漫志》
逐客词格固不高,然翩翩有俊气——杨慎《词品》
王通叟词集名《冠柳》,自负甚高——周密《齐东野语》
思想流派
主张'词以情致为先',融合市井趣味与文人雅韵,既写离愁别绪又关注民生疾苦。其《扬州赋》展现经世济民思想,词作常于婉约中见疏朗,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将山水拟人化,体现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感知。
轶事趣闻
因进献《清平乐》'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被指亵渎宫廷遭罢黜
与秦观并称'二观',时人评'王观高古,秦观妩媚'
自号'逐客'源于被贬经历,作《临江仙》自嘲'逐客不妨员外置'
与秦观并称'二观',时人评'王观高古,秦观妩媚'
自号'逐客'源于被贬经历,作《临江仙》自嘲'逐客不妨员外置'
人生轨迹
1035年生于如皋
1057年中进士
1065年任江都知县
1078年任翰林学士
1080年贬永州
1100年卒于故里
交游网络
秦观(并称'二观')
王安石(提携恩师)
柳永(风格影响)
苏轼(同期文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