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驾

唐代 河中(今山西永济) 6首(存世)

王驾作为晚唐田园诗派的重要诗人,其作品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虽存世诗作仅六首,却凭借《社日》《雨晴》等作品跻身唐代二流诗人之列,其反映农村生活的视角为后世研究晚唐社会提供了珍贵史料。

  • 字:大用
  • 流派:晚唐田园诗派
  • 号:守素先生
  • 文集:《全唐诗》

生平简介

王驾,晚唐昭宗朝诗人,生于河中世家,自幼显露诗才。大顺元年(890年)登进士第,与张蠙同榜,后任礼部员外郎。身处唐末乱世,其仕途轨迹与诗歌创作形成鲜明对照:官场经历使其目睹朝政腐败,而诗作始终聚焦田园农事,形成"朱门肉食无颜色,茅舍炊烟有性情"的创作反差。

中年辞官归隐故里,与司空图、郑谷等诗人交游唱和,实践"诗穷而后工"的创作理念。归隐期间创作的《社日》一诗,通过"家家扶得醉人归"的细节,既展现盛唐遗风,又暗含对时局的讽喻,成为唐代田园诗的压卷之作。

其诗风承袭元白通俗派而自有新变,善用白描手法捕捉生活细节,在晚唐绮丽诗风中独树一帜。晚年诗作多散佚,今存六首皆入选《全唐诗》,其中"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更被后世视为理趣诗的先声。

历代评述

"体物浏亮,讽喻深婉"——孙光宪《北梦琐言》

"七言尤有远韵,如《雨晴》诗,悠然情性,令人吟咏不足"——胡震亨《唐音癸签》

"驾诗体尚浅切,而善写景如画"——贺裳《载酒园诗话》

思想流派

王驾的诗歌思想融合了儒家民本意识与道家隐逸情怀。他既关注"桑柘影斜春社散"的民生百态,又向往"却疑春色在邻家"的超然境界,在动荡的晚唐社会背景下,形成独特的现实关怀与精神避世的双重表达。

轶事趣闻

鹧鸪诗名:因《鹧鸪》诗得名,辛文房《唐才子传》载其"初以《鹧鸪》诗得名,时号郑鹧鸪、王鹧鸪"
司空图评诗:归隐后与司空图诗书往来,司空图评其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与王驾评诗书》)

人生轨迹

约870年生于河中
890年中进士
895年任礼部员外郎
900年辞官归隐
卒年不详

经典作品

《社日》 《雨晴》 《古意》 《夏雨》 《乱后曲江》 《过故友居》

交游网络

司空图(诗友)
郑谷(诗友)
张蠙(同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