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承
明代吴中诗派重要诗人,以山水诗独树一帜,承袭唐宋田园诗风而自出新意
- 字:允承
- 流派:吴门诗派
- 号:昆仑山人
- 文集:吴越游集|武林寓稿|后吴越游集
生平简介
王叔承生于明正德末年吴江耕读之家,少年时即以诗才闻名乡里。嘉靖十九年(1540)中秀才后屡试不第,遂绝意仕途,游历江浙山水。四十岁后定居杭州,与王世贞等组建『西湖诗社』,成为后七子外围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晚年归隐吴江,潜心著述,留有《吴越游集》等诗文合集。其诗歌多描绘江南风光,语言清新自然,如《登金山》中『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之句,既展现高超写景功力,又暗含对官场倾轧的批判。在文学理论上主张『诗贵天真,不事雕琢』,反对当时盛行的拟古之风,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晚明性灵派的形成。
历代评述
『其诗如秋水芙蕖,自然可爱』——王世贞《艺苑卮言》
『吴中诗派,允承得其清,元美得其丽』——钱谦益《列朝诗集》
『游仙诗独步江左,非蹈虚者所能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思想流派
主张诗歌应『寄情山水而心系苍生』,既追求陶渊明式的隐逸超脱,又关注民间疾苦。其诗作常借自然景物隐喻社会现实,在闲适表象下暗含讽喻之意,体现了明代中后期士大夫阶层的精神矛盾。
轶事趣闻
拒严嵩之聘:严嵩当权时多次以重金邀其入幕,王叔承以『宁采菊东篱,不趋朱门贵』坚辞
诗酒会徐渭:与徐渭共游西湖时,即兴创作《湖上醉歌》,被赞『有太白遗风』
奇石换诗稿:曾以家传太湖石换取沈周画作,传为吴中文坛雅事
诗酒会徐渭:与徐渭共游西湖时,即兴创作《湖上醉歌》,被赞『有太白遗风』
奇石换诗稿:曾以家传太湖石换取沈周画作,传为吴中文坛雅事
人生轨迹
1520年生于吴江
1540年中秀才
1552年开始漫游吴越
1560年定居杭州
1575年参与编修《杭州府志》
1597年卒于故里
交游网络
王世贞(文学盟友)
徐渭(知交好友)
李时珍(医药交流)
沈明臣(同乡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