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
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与高适、岑参并称『三驾马车』,以少而精的创作被誉为『诗坛流星』。清人蘅塘退士将其《登鹳雀楼》列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
- 字:季淩
- 流派:边塞诗派
- 号:不详
- 文集:无专集传世,作品散录于《全唐诗》等总集
生平简介
王之涣,这位存诗仅六首却名垂千古的诗人,出生于太原望族,幼聪慧而性豪放。青年时期以门荫入仕,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不屑官场倾轧,壮年辞官漫游山水。黄河两岸的雄浑风光与边塞戍楼的金戈铁马,铸就了他诗歌的壮美风骨。现存六首诗中,《登鹳雀楼》以二十字浓缩天地时空,《凉州词》被推为唐代绝句巅峰。其作品虽少却篇篇经典,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称『歌从军,吟出塞,传乎乐章,布在人口』。晚年复出任文安县尉,清廉善政,终葬洛阳北原。清代出土的墓志铭揭开了这位神秘诗人的生平密码,印证了其『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的人格魅力。
历代评述
『骨秀韵雅,情景入妙』——明·李攀龙《唐诗选》
『二十字气势千万丈』——清·黄生《唐诗摘钞》评《登鹳雀楼》
『此诗言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清·吴乔《围炉诗话》解《凉州词》
思想流派
作品多表现戍边将士的豪情与乡愁,融合壮阔的自然意象与人生哲思,主张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彰显盛唐气象。
轶事趣闻
旗亭画壁:与王昌龄、高适酒楼听歌伎唱诗较量,王之涣《凉州词》终被头牌歌女咏唱而胜出
辞官归隐: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遭诬告愤而辞官,漫游黄河南北十五年
诗碑传奇:清代出土《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补全生平关键史料
人生轨迹
688年生于太原望族
706年前后任冀州衡水主簿
721年辞官漫游
727年与高适、王昌龄交游
742年卒于文安县尉任上
交游网络
高适(诗友)
王昌龄(诗友)
靳能(墓志铭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