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元旦

唐代 约656年-约714年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现存诗作20余首

初唐宫廷诗人群体的重要成员,与沈佺期、宋之问并称"修文馆四友"

  • 字:烜
  • 流派:宫体诗派
  • 号:不详
  • 文集:《韦元旦集》(已散佚,部分收录于《全唐诗》)

生平简介

韦元旦,初唐重要宫廷诗人,出身京兆韦氏东眷房,世代簪缨之家。少年聪慧,弱冠之年即以明经及第,初授小职。永昌元年(689年)举贤良方正科,擢升监察御史。武周时期,因弹劾权贵遭贬,后得张易之荐举重返中枢,历任修文馆学士、中书舍人等职。

景龙年间达到仕途巅峰,常随中宗游宴赋诗,与宋之问、沈佺期等并称"修文馆四友"。其诗作以应制奉和为主,多描写宫廷礼仪、节令庆典,代表作《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展现盛唐气象之雏形。晚年经历唐隆政变,逐渐淡出政治中心,卒于开元初年。

虽身处宫体诗派,但部分作品突破形式桎梏,《夜宴安乐公主宅》等诗作已见情景交融之妙,对七言律诗的定型有推动作用。其子韦迢亦以诗文闻名,家族文学传统延续至中唐。

历代评述

"元旦诗如织锦匠,经纬分明而少天然之趣"——《唐诗品汇》

"景龙文馆诸臣,元旦应制之作最得颂圣体要"——《全唐诗话》

"其七言律已具开阖之态,虽未脱齐梁习气,实盛唐先声"——《唐音癸签》

思想流派

秉承儒家诗教传统,注重诗歌的政教功能,作品多颂圣应制之作,亦关注民生疾苦。在艺术形式上追求对仗工整、声律和谐,体现了初唐诗歌向格律化过渡的特征。

轶事趣闻

武则天曾命其即兴作《早朝》诗,韦元旦须臾成篇,得赐锦袍
中宗游幸昆明池,随驾文人百余赋诗竞技,韦元旦作品入选宫廷诗集前三甲

人生轨迹

656年生于京兆万年
676年中明经科
689年举贤良方正科授监察御史
698年因弹劾张昌宗被贬
705年任修文馆直学士
710年任中书舍人
714年病卒

经典作品

《早朝》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夜宴安乐公主宅》

交游网络

宋之问(同僚)
沈佺期(同僚)
上官婉儿(文学侍从同僚)
李峤(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