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

温八叉 唐代 约801年-约866年 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 现存诗330余首,词70余首

晚唐诗词革新先驱,花间词派开山鼻祖,与李商隐并称“温李”,其词作被尊为《花间集》之首,影响五代至宋词发展脉络。

  • 字:飞卿
  • 流派:花间派
  • 号:温八叉
  • 文集:《温飞卿诗集》《金荃词》

生平简介

温庭筠,晚唐最具争议性与创造力的文学巨匠。出身没落士族,少年即以文采轰动长安,却因放浪形骸、讥刺权贵而仕途坎坷。四十岁始获进士资格,历任方城尉、隋县尉等微职,晚年漂泊江湖。其词开创“香软密丽”之风,将民间曲子词雅化;诗歌以乐府古题针砭时弊,《过陈琳墓》《经五丈原》等作苍凉沉郁。尽管被正统文人诟病为“侧艳之词”,但其艺术成就深刻影响了宋代婉约词派,堪称中国词史转捩点的重要推手。

他的人生充满矛盾:既是恃才傲物的狂士,又是底层女性的同情者;既有“鸡声茅店月”的羁旅苦吟,也有“小山重叠金明灭”的闺阁绮思。这种多元性使其作品成为解读晚唐社会风貌与士人心态的鲜活标本。

历代评述

“词之《离骚》殆以飞卿为祖” ——王国维《人间词话》

“工于造语,极为绮靡”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温李齐名,然温实不及李”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思想流派

主张“词为艳科”,以精微婉约之笔摹写女性情态,暗寓身世之感;诗歌追求辞藻密丽与意境深曲,兼具齐梁宫体遗风与晚唐现实关怀。

轶事趣闻

因八叉手成八韵得名“温八叉”
科场屡试不第,曾替考生代笔遭贬斥
与宰相令狐绹交恶,因《菩萨蛮》词代笔事件结怨

人生轨迹

801年生于太原
828年入长安应举
835年因卷入“甘露之变”流落江淮
840年任襄州巡官
850年中进士
859年贬方城尉
866年客死襄阳

经典作品

《菩萨蛮》 《商山早行》 《梦江南》 《苏武庙》 《利州南渡》

交游网络

李商隐(并称“温李”)
令狐绹(政敌)
庄恪太子李永(幕主)
段成式(姻亲,其子娶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