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

南北朝 385年-433年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现存诗90余首、文30余篇

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与陶渊明并称"陶谢",南朝文学转型关键人物

  • 字:灵运
  • 流派:山水诗派
  • 号:康乐公
  • 文集:谢康乐集

生平简介

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望族,乃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十八岁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早年混迹政坛,先后效力晋、宋两朝,曾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因卷入刘宋权力斗争,四十九岁以"谋反"罪名被诛。

仕途失意反促其寄情山水,任永嘉太守期间遍历浙南名胜,创作《登池上楼》等代表作。其诗突破玄言诗桎梏,以精工富艳之笔描绘自然,开创南朝山水文学新风。晚年编订《十四音训叙》,推动佛经翻译音韵学研究。虽政治命运多舛,却在文学史上树立不朽丰碑。

历代评述

"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钟嵘《诗品》

"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刘勰《文心雕龙》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白居易《读谢灵运诗》

"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思想流派

主张"山水含清晖"的自然审美观,将玄学哲思融入景物描写,开创"寓玄理于山水"的创作模式。其诗作既展现士族文人的精神追求,又暗含对时局的隐忧。

轶事趣闻

曹植才高八斗典出谢灵运狂语:"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发明"谢公屐":为登山特制活齿木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曾咏"脚著谢公屐"
任永嘉太守时纵情山水,民间传其"出郭游行或一日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

人生轨迹

385年生于会稽始宁墅
399年袭封康乐公
413年任中书侍郎
422年贬永嘉太守
428年隐居始宁
431年任临川内史
433年广州被诛

经典作品

《登池上楼》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过白岸亭》 《岁暮》

交游网络

颜延之(挚友,并称"颜谢")
刘义真(庐陵王,政治盟友)
陶渊明(诗风对比)
慧远法师(佛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