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

南北朝 507年-583年 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 文集30卷,现存诗40余首、文80余篇

南北朝宫体诗派集大成者,与庾信并称‘徐庾体’,《玉台新咏》编者,陈代‘一代文宗’,骈文四大家之一,其作被唐《艺文类聚》、宋《文苑英华》广泛收录。

  • 字:孝穆
  • 流派:宫体诗派
  • 号:不详
  • 文集:徐孝穆集

生平简介

徐陵生于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出身东海徐氏儒学世家。少年师从周弘正习《老子》,文采早显,十五岁作《乌栖曲》震动建康。十九岁入东宫,与庾信共事萧纲,开创轻艳文风。侯景之乱中冒死传檄勤王,后出使北朝被扣七年,坚守气节。陈朝建立后历任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主持修订律令,辅佐三代君主。晚年编《玉台新咏》,收录汉至梁闺情诗,保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重要文献。卒于陈至德元年(583年),陪葬陈文帝显宁陵。

其文学创作历经三变:早年绮丽华美,中年沉郁苍劲,晚年质朴深婉。骈文《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被称为‘史上最动人的外交文书’,诗歌《关山月》开唐代边塞诗先声。政治生涯中促成陈朝与北齐通好,推动南北文化融合。

历代评述

陵克荷清业,裁成国典——姚思廉《陈书》

徐庾并驰,遂启唐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

宫体诗的大教主,却成就了最完美的七言——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骈语宏丽,儒雅彬彬——《南史·徐陵传》

思想流派

主张‘情灵摇荡’的文学观,融合儒家伦理与形式美学,注重声律对仗,开创骈文新范式;既追求辞藻绮丽,又强调‘雅正’精神,晚年作品融入家国情怀。

轶事趣闻

八岁随名僧宝志登钟山,以‘日远长安近’妙答地理之辩
出使东魏时宴席作《咏雪》,‘琼树始惊春’化解‘六月飞霜’政治隐喻

人生轨迹

507年生于建康
526年入东宫为学士
548年出使东魏被扣
555年南归入陈
569年编成《玉台新咏》
583年病逝

经典作品

《玉台新咏》 《出自蓟北门行》 《关山月》 《乌栖曲》 《与杨遵彦书》

交游网络

徐摛(父亲)
庾信(文学挚友)
萧纲(梁简文帝,文学提携者)
陈霸先(陈武帝,政治倚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