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凝
徐凝位列《唐诗纪事》《唐才子传》记载的中唐代表诗人,其山水诗承袭谢灵运清新之风,白居易赞其'长庆中诗名冠世'。明代胡应麟评'徐凝诗如初日芙蓉,自然可爱',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气韵清迥,格律严整'。
- 字:不详
- 流派:山水田园诗派
- 号:不详
- 文集:
生平简介
徐凝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出身寒门却少年成名。早年隐居家乡严陵钓台研习诗艺,元和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遂漫游江南,足迹遍及扬州、杭州、庐山。长庆三年(823年)受白居易赏识,在杭州诗歌比试中击败张祜,声名鹊起。晚年归隐故里,著《徐凝诗》一卷。其诗以七绝见长,《忆扬州》'二分无赖'之喻开量化写月先河,《庐山瀑布》与李白同题诗并称双璧。虽仕途失意,却在民间广受欢迎,宋代仍在江南地区流传《徐凝集》抄本。
徐凝与元白诗派关系微妙,既受白居易推崇,又保持独立诗风。其创作注重捕捉瞬间意象,《汉宫曲》'水色帘前流玉霜'展现独特光影感知。日本遣唐使曾抄录其诗,现存最早记载见于9世纪《文镜秘府论》。
历代评述
『徐凝《瀑布》诗,至为尘陋』(苏轼《东坡志林》)
『落句真是绝唱,后人何以企及』(杨慎《升庵诗话》)
『徐凝新隽,多出情态』(胡震亨《唐音癸签》)
『元白遗风,宛然在目』(《全唐诗》评语)
思想流派
徐凝诗歌主张'自然成文',反对雕琢造作,常通过山水意象表达隐逸情怀。其作品中蕴含佛道思想,如《题开元寺牡丹》'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暗含世事无常之思。
轶事趣闻
白居易读《庐山瀑布》叹曰'赛不得',力荐徐凝科举却未果
与张祜在杭州刺史宴上争诗魁,以'千古长如白练飞'夺魁
与张祜在杭州刺史宴上争诗魁,以'千古长如白练飞'夺魁
人生轨迹
792年生于睦州分水
815年首次赴长安应试
823年杭州诗会夺魁
830年游庐山作瀑布诗
853年卒于故里
交游网络
白居易(提携者)
张祜(诗坛竞争对手)
元稹(同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