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武

唐代 726年-765年 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 6首(《全唐诗》存录)

盛唐边塞诗派重要代表,军政双才的独特文人典范

  • 字:季鹰
  • 流派:边塞诗派
  • 号:不详
  • 文集:严武集(已散佚,部分收录于《全唐诗》)

生平简介

严武生于华阴世家,父严挺之乃开元名相。少时以荫补太原府参军事,安史之乱中扈从玄宗入蜀,开启军政生涯。历任剑南节度使、成都尹等要职,两度镇蜀期间整顿军备、大破吐蕃七万众,奠定'西川屏障'威名。虽以武略显达,却与杜甫、高适等诗人交游甚密,其《军城早秋》被赞'盛唐气象,边塞绝响'。晚年暴病卒于成都,年仅四十,杜甫作《八哀诗》痛悼。

作为特殊的历史存在,严武打破了'文人不知兵'的刻板印象,其诗作虽仅存六首,却以雄浑笔力记录唐蕃战争实况,开创将帅视角的边塞书写范式。与杜甫'三别'诗形成军民双重叙事,构成中唐社会转型期的文学镜像。

历代评述

'文武兼资,唐代罕匹'——《旧唐书》本传

'季鹰诗如孤峰刺云,先辈比之常骞骑'——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严公重镇,诗带金戈铁马之声'——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思想流派

严武的思想兼具儒家济世情怀与军人务实精神,主张'文以载道,武以安邦'。其诗作常体现对家国安危的关切,强调将士忠勇与边疆责任,如《军城早秋》中'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彰显军事魄力。晚年与杜甫交游期间,亦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轶事趣闻

严武八岁锤杀父妾,其父惊叹'真严挺之子'
镇蜀期间夜召杜甫醉宿,醒后戏言'几损严公威名'
吐蕃畏称'严老虎',闻其治军严整不敢犯边

人生轨迹

726年生于华阴官宦世家
742年荫补太原府参军事
755年安史之乱护驾入蜀
759年首任剑南节度使
762年再镇西川,大破吐蕃
765年暴卒成都任所

经典作品

《军城早秋》 《酬别杜二》 《巴岭答杜二见忆》 《题龙日寺西龛石壁》

交游网络

杜甫(挚友)
高适(同属边塞诗人)
房琯(政治盟友)
唐代宗(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