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宽
南宋重要考据学家与诗人,开清代朴学先河,其《西溪丛语》被誉为宋代笔记体学术典范
- 字:令威
- 流派:融合江西诗派炼字之工与浙东学派考据之长
- 号:西溪
- 文集:西溪丛语|乐府补题注
生平简介
姚宽,字令威,绍兴嵊县书香世家出身。少时即以'神童'称誉乡里,十五岁通晓五经,十八岁中举人。宣和六年(1124年)任常州司理参军,亲历靖康之变后投身抗金事业,提出'江防三策'被张浚采纳。绍兴八年(1138年)任枢密院编修官期间,编纂《皇宋兵制考》奠定其军事理论家地位。晚年辞官归隐,耗时二十载完成考据学巨著《西溪丛语》,考订古籍讹误三百余处。其诗歌多抒报国之志,'铁马冰河梦,书生亦可豪'等句广为传诵。乾道年间,朱熹赞其'考镜源流,实为吾道先驱',其学术方法深刻影响明清考据学派。
历代评述
'考订精审,多发前人所未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姚公之学,实开朴学先声'——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其诗骨力遒劲,得杜陵神髓'——方回《瀛奎律髓》
'兵政地理之学,冠绝一时'——陆游《老学庵笔记》
思想流派
主张'文以载道,学贵致用',强调诗歌应兼具艺术性与现实关怀。其考据学注重原始文献互证,首创'三重证据法'(文献、实物、口传),比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早八百年。在军事领域提出'守江必守淮'战略思想,影响南宋国防布局。
轶事趣闻
少年时以'三日背千卷'闻名州学,太守特赐砚台勉励
绍兴和议期间,冒死上《备边六策》,袖藏砒霜誓与金使同归于尽
晚年隐居剡溪,发明'活字竹简'用于文献校勘,早于毕昇泥活字三十年
绍兴和议期间,冒死上《备边六策》,袖藏砒霜誓与金使同归于尽
晚年隐居剡溪,发明'活字竹简'用于文献校勘,早于毕昇泥活字三十年
人生轨迹
1097年生于嵊县姚氏宅邸
1115年中绍兴府解元
1124年任常州司理参军
1130年献《江防策》于张浚幕府
1138年任枢密院编修官
1142年因反对秦桧罢官归乡
1155年始著《西溪丛语》
1163年病逝于剡溪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