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良史
盛中唐山水田园诗派重要承续者,以清丽脱俗诗风衔接王孟传统
- 字:不详
- 流派:山水田园诗派
- 号:不详
- 文集:
生平简介
于良史,盛中唐之际卓然独立的山水诗人,生平虽史载寥寥,却以清隽诗笔在文学史上镌刻下独特印记。其早年游历齐鲁,开元末应举入仕,历监察御史、徐州幕府从事,贞元年间官至侍御史。身处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局,他选择以山水为盾、诗歌为矛,在自然中构筑精神净土。创作高峰期集中于德宗朝,此时唐朝国势渐衰,文人普遍陷入仕隐抉择,于良史的诗作恰成为这一时代心理的审美投射。
他的诗歌创作深受禅宗思想浸润,常以空灵笔触勾画月夜、溪涧、松林等意象,形成『清寂中含生机,简淡处见深致』的艺术特质。虽存世仅七首,却凭《春山夜月》《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等作跻身《中兴间气集》名家之列,南宋《诗人玉屑》更将其与钱起、郎士元并论。作为王孟诗风的承继者与中唐山水诗转型的关键人物,其创作对晚唐司空图『韵味说』具有先导意义。
历代评述
『炼饰温丽,颇近小乘』——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清雅工致,可比肩大历十才子』——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
『得王孟余韵而自出机杼』——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思想流派
于良史的诗歌思想以自然审美为核心,主张通过山水意象传递隐逸志趣。其创作常融合禅宗空寂之境与士人高洁品格,既延续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营造,又发展出独特的『月夜美学』——擅长捕捉暮色、溪云、松月等意象,构建澄明幽邃的诗境,反映中唐文人仕隐矛盾中的精神寄托。
轶事趣闻
春山夜月得句自赏:据《唐才子传》载,某次夜游赋诗时,因沉醉『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之妙境,竟彻夜徘徊山中吟诵
刺史府即席夺袍:任徐泗节度使幕僚期间,曾在宴席上即兴作《冬日野望》,以『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力压群僚,获赐锦袍
刺史府即席夺袍:任徐泗节度使幕僚期间,曾在宴席上即兴作《冬日野望》,以『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力压群僚,获赐锦袍
人生轨迹
约712年生于洛阳
735年游学齐鲁
742年进士及第
756年任监察御史
762年入徐泗节度使幕
779年擢侍御史
785年卒于长安
交游网络
刘长卿(诗风互鉴)
韦应物(同期山水诗人)
张继(仕途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