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明代 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 现存诗作120余首

明代中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的救国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其诗文被赞为'肝胆皆铁石所铸造也',开创了明代士大夫文学的现实主义新风。

  • 字:廷益
  • 流派:现实主义诗派
  • 号:节庵
  • 文集:于忠肃集

生平简介

于谦生于杭州仕宦之家,23岁中进士开启仕途。宣德年间任御史巡按江西,昭雪冤狱数百人。正统六年(1441年)上《备边八策》,改革军制屯田戍边。土木堡之变后,力排南迁之议,整饬军备保卫北京,拥立景泰帝稳定朝局。景泰八年(1457年)策划夺门之变的石亨、徐有贞等人诬陷其谋逆,以'意欲'罪名问斩。成化年间平反,追谥忠肃。其诗文直抒胸臆,《四库全书》评'风格遒上,兴象深远',忠义之气贯注字里行间。

作为军事家,创建团营新军制,改良火器战车战术;作为政治家,推行'均徭法'减轻民负,整顿盐法增加国库收入;作为文人,开创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文学传统。杭州于谦祠楹联'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道尽后世追思。

历代评述

'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明宪宗御制碑文

'有巍然定天下之功,决然致一生之命'——李贤《古穰集》

'论明代人物,以于忠肃为第一'——清代袁枚《随园诗话》

'他的悲剧是专制皇权下士大夫精神的绝唱'——吴晗《明代民族英雄于谦》

思想流派

于谦秉持'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政治理念,主张'宁正而毙,弗苟而全'的刚直品格。在军事上强调'兵民合一'的防御思想,经济领域推行'平粜法'稳定民生,其《备边八策》系统构建了明代北疆防御体系。

轶事趣闻

少年时作《石灰吟》明志,'粉骨碎身浑不怕'成千古绝唱
巡抚山西时拒收宦官王振寿礼,以'两袖清风朝天去'作答
北京保卫战时独守德胜门,创'空屋计'诱歼瓦剌骑兵三万
抄家时仅发现景泰帝所赐蟒袍、宝剑,震惊查抄官员

人生轨迹

1398年生于杭州
1421年中进士
1430年巡抚晋豫
1448年任兵部尚书
1449年指挥北京保卫战
1457年蒙冤遇害
1466年平反追谥

经典作品

《石灰吟》 《咏煤炭》 《入京》 《立春日感怀》 《除夜太原寒甚》

交游网络

明英宗朱祁镇(保卫对象)
景泰帝朱祁钰(扶立君主)
徐有贞(政敌)
石亨(部将/陷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