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金

唐代 约638年—约690年 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 现存文章14篇(据《全唐文》收录)

初唐律赋创作先驱者,以政论文章见称于史,其《陈利害事》为武则天时期重要治国参考文献

  • 字:无载
  • 流派:初唐政论文学代表,融合骈文与律赋特点
  • 号:无载
  • 文集:无传世文集

生平简介

张楚金,初唐重要文臣,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山西祁县世宦之家。幼承家学,显庆四年(659年)与兄同登进士第,打破‘兄弟避嫌’旧例,成为科举史上首例同榜兄弟。历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仪凤三年(678年)因审理‘裴行俭案’得罪权贵,遭诬陷流放岭南。武则天执政后,以其《陈利害事》三篇展现治国才能,召为吏部侍郎,晚年致力于律法修订。其文学创作以律赋见长,《透撞童儿赋》开创‘百戏入赋’先河,《楼下观绳伎赋》被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政论文章逻辑缜密,为《文苑英华》收录多达九篇。虽未列‘唐初四杰’,但其融合骈俪与议论的文体,实为韩柳古文运动之先声。

历代评述

‘楚金之文,质而不俚,华而不艳’——《山西通志·文学卷》

‘初唐政论之雄,当推楚金《三陈》’(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

‘其赋体物浏亮,开刘禹锡《观市》之先河’(马积高《赋史》)

思想流派

主张‘礼法并重’的儒家治国理念,强调‘法正则民悫,吏清则俗厚’的吏治思想。在《楼下观绳伎赋》中体现对民间技艺的包容态度,反映其‘礼乐教化’与‘民生关怀’并重的政治观。

轶事趣闻

少年时与兄张越石同应科举,主考官疑其才学,加试《鲛人潜织》赋,兄弟二人‘援毫立成’传为佳话
任刑部侍郎期间巧断‘双牛争地案’,以《周易》‘讼卦’之理教化乡民,事载《朝野佥载》

人生轨迹

638年生于并州祁县
659年进士及第
665年任监察御史
673年升刑部侍郎
678年流放峰州
684年赦返任司门员外郎
687年擢吏部侍郎
690年卒于任

经典作品

《透撞童儿赋》 《楼下观绳伎赋》 《陈利害事》 《狱箴》 《天文大象赋》

交游网络

张越石(胞兄)
狄仁杰(同朝为官)
来俊臣(政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