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良能
南宋中后期政坛与文坛双重影响的士大夫,以务实政风与清雅文风并称
- 字:达之
- 流派:受江西诗派影响,兼具理学思想渗透
- 号:不详
- 文集:嘉定编修条法事类(参与编纂)
生平简介
章良能,南宋孝宗至宁宗时期重要文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初任临安府学教授,后历任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绍熙年间外放知严州,推行'均赋减役'政策,颇有政声。庆元党禁期间保持中立,嘉定初年升任吏部侍郎,主持修订《嘉定编修条法事类》,确立'宽猛相济'的行政原则。
文学创作早期受江西诗派影响,中年后形成'简淡含蓄'风格,代表作《山居杂咏》系列展现隐逸情怀。晚年与真德秀等理学家交游,提出'文以载道,诗以化俗'的创作观。其奏议《论州县苛敛疏》直指时弊,被《宋会要辑稿》全文收录。虽未跻身大家之列,但《全宋诗》《宋代名臣奏议》均存其作品,堪称南宋中层文官的典型代表。
历代评述
'其诗清峻,得韦柳遗意'——《宋诗纪事》卷五十六
'良能之奏议,切中时病而文采斐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处士风骨,具见拒代笔事'——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思想流派
章良能以'经世致用'为核心,主张文学应'载道济民',诗文中常见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其政论强调'法度严明而宽仁相辅',曾提出'吏治之要,在察民隐而恤其劳'。文学创作上追求'平淡中见奇崛',反对浮华辞藻,晚年作品融入禅理,体现'物我两忘'之境。
轶事趣闻
任著作佐郎时拒为权臣代笔,以'笔墨非公器'明志
晚年隐居,以松枝为笔、蕉叶作纸,自称'山野散人'
晚年隐居,以松枝为笔、蕉叶作纸,自称'山野散人'
人生轨迹
1160年生于处州
1163年中进士
1175年任临安府学教授
1189年升秘书省正字
1194年出知严州
1208年任吏部侍郎
1217年致仕归乡
1230年卒于故里
交游网络
周必大(座师)
楼钥(同科进士)
真德秀(理学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