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泌

唐代 约公元844年-约914年 常州(一说淮南) 存世诗作约30首(含散佚推测)

晚唐至五代过渡期重要文人,承袭温庭筠、韦庄之绮丽诗风,下启南唐词坛。其七绝被《全唐诗》评为『清音独远』,明代胡震亨称其作『得乐府遗韵』,王国维《人间词话》赞其词境『深情绵邈』。

  • 字:子澄
  • 流派:花间派(近韦庄清丽一脉)
  • 号:不详
  • 文集:未知

生平简介

张泌,晚唐五代之际颇具传奇色彩的文人。据《唐才子传》载,其早年游历江淮,咸通年间以《芍药诗》闻名,后于中和三年(883年)进士及第。时值黄巢之乱,辗转避祸江南,目睹『烽火连三月』的乱世景象,这在其《洞庭阻风》等作中留下深刻烙印。

光启年间任句容县尉,亲历藩镇混战,所作《边上》系列反映边民疾苦。后仕南唐为监察御史,与李煜父辈有诗文往来。晚年归隐茅山,道号『玄真子』,创作转向山水田园题材。其作品融合晚唐绮丽与五代悲慨,尤擅以女性视角抒写时代离殇,《花间集》收其词27首,数量仅次于温韦。

值得注意的是,其籍贯存在常州说与淮南说之争,生卒年亦因史料散佚难考。《直斋书录解题》指其部分作品与南唐张佖混淆,此学术公案至今未解。

历代评述

『措辞婉妙,韵致翩然』《全唐诗评注》

『能于飞卿、端己外自成一格』王国维《人间词话》

『唐末诗坛清音,五代词苑先声』《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著

『以儿女情写兴亡感,实开李后主词境』现代学者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思想流派

主张诗歌应『以情驭景,以象传神』,擅长通过闺阁情思折射时代哀感。作品中既有晚唐绮靡余韵,又融入战乱离殇的沉郁,形成『丽而不妖,哀而不伤』的独特风格。晚年受道家思想影响,诗作渐显超逸之趣。

轶事趣闻

传说《寄人》诗成于战乱中与邻女失散后,诗中『多情只有春庭月』成为唐代爱情诗经典意象
野史载其拒任伪梁官职时言:『宁作大唐鬼,不为乱世臣』,此事真实性存疑

人生轨迹

844年(约)生于常州
860年游学扬州
883年中进士
885年任句容县尉
900年避乱湘中
907年唐亡后隐遁
910年(传)任南唐监察御史
914年(约)卒于茅山

经典作品

《寄人》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洞庭阻风》 《柳枝》 《酒泉子》 《蝴蝶儿》

交游网络

韦庄(花间派同侪)
牛峤(文学交游)
李煜(传闻曾任南唐句容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