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
北宋词坛承前启后之关键人物,婉约派代表词人,与柳永并称'张柳'。首创慢词长调技法,开苏轼、秦观先声,王国维《人间词话》誉其'词中老杜,实不过誉'。
- 字:子野
- 流派:婉约派
- 号:张三影
- 文集:张子野词
生平简介
张先,字子野,北宋天禧年间进士,历仕宿州掾、吴江知县、安陆知州,晚年退居杭州、湖州。其词作以婉约见长,尤擅小令,创新慢词结构技法,周济《宋四家词选》称其'耆卿浓丽,子野淡雅,各造其极'。
少年时以《行香子》'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闻名,被誉'张三中'。庆历元年(1041年)任嘉禾判官时作《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成为千古绝唱。元丰元年(1078年)卒于杭州,苏轼亲撰祭文'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
历代评述
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子野词凝重古拙,有唐五代之遗音——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张先善为乐府,诗笔飘逸,李端叔至千其诗才婉丽——元·脱脱《宋史·艺文志》
思想流派
主张'情真意切,不事雕琢',擅长通过日常意象捕捉细腻情感。晚年融入哲理思考,在《木兰花》中写'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展现对生命本质的体悟。
轶事趣闻
因《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归朝欢》'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三处绝妙用'影',苏轼赠雅号'张三影'
八十岁纳妾时作诗'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苏轼戏和'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八十岁纳妾时作诗'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苏轼戏和'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人生轨迹
990年生于乌程
1024年中进士
1041年任嘉禾判官
1050年知渝州
1065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
1078年卒于杭州
交游网络
柳永(并称'张柳')
晏殊(提携关系)
欧阳修(文坛挚友)
苏轼(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