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

唐代 约732年-约774年 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现存诗作5首,词作5阕

唐代山水词开山鼻祖,文人渔父词开创者,道家隐逸文学代表人物

  • 字:子同
  • 流派:山水田园诗派|隐逸文学流派
  • 号:玄真子
  • 文集:玄真子|大易十五篇

生平简介

张志和生于开元盛世,少年得志十六岁即中明经科,献计肃宗平定安史之乱获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后因事贬南浦尉,借母丧之机弃官归隐,开启'太虚为室,明月为烛'的江湖生涯。他泛舟苕霅,垂钓太湖,创作出融合水墨意境的《渔歌子》,开创文人填词写渔隐传统。与颜真卿、陆羽等名士交游时,常即兴作诗、挥毫作画,留下'酒酣击鼓吹笛,或闭目席地而歌'的放达形象。其《玄真子》十二卷阐发道家哲学,苏轼谓'使唐人得此,则《渔父词》不足道矣'。虽四十二岁即醉游溺水而逝,却在文学史留下永恒的烟波钓影。

历代评述

风流千古——苏轼《鹧鸪天·西塞山前白鹭飞》序

妙通造化——黄庭坚《鹧鸪天》序

逍遥容与,有沧浪澄渚之思——刘熙载《艺概》

张志和《渔歌子》风流千古——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思想流派

融合道家自然观与儒家入世精神,主张'乐在风波不用仙'的逍遥境界。强调天人合一,通过渔钓意象表达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其'细雨斜风不须归'体现物我两忘的哲学思考。

轶事趣闻

十六岁明经及第献策肃宗,得赐'志和'之名
为母守孝期间自号'烟波钓徒',发明曲木笠帽
与颜真卿舟中唱和,即兴创作《渔歌子》五首
传说垂钓不设饵,志在'钓烟波而非鱼'

人生轨迹

732年生于婺州
748年明经及第
755年献策授官
759年贬南浦尉
761年隐居会稽
774年游历湖州时逝

经典作品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空洞歌》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太寥歌》 《渔父》

交游网络

颜真卿(文学挚友)
陆羽(茶道知己)
张鹤龄(兄长)
皎然(诗僧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