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元代书画文坛领袖,楷书四大家之一,文人画革新先驱
- 字:子昂
- 流派:复古派文人画代表,主张融合唐宋传统与个人意趣
- 号:松雪道人
- 文集:松雪斋集
生平简介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生于南宋末年的吴兴望族,幼承家学,聪颖过人,十四岁以父荫补官。宋亡后蛰居故里,精研艺事。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经程钜夫举荐入仕元廷,历任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虽身居高位,却常怀故国之思,将满腔才情倾注于书画诗文。
艺术上开一代新风,书法融晋唐法度于一体,创'赵体'楷书;绘画突破南宋院体,复兴青绿山水,代表作《鹊华秋色图》开创文人写意新风。文学主张'诗必盛唐',其诗清丽婉约,词作深得周邦彦遗韵。晚年归隐吴兴,建松雪斋以艺会友,培养黄公望等后进,构建元代文人艺术圈层。
历代评述
'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赵公子昂风流文采,冠绝当时'——元代倪瓒《清閟阁集》
'元画之变,始于赵吴兴'——现代钱钟书《谈艺录》
'其书如瑶台婵娟,不胜绮罗'——元代虞集《道园学古录》
思想流派
提出'书画同源'理论,强调以书法笔意入画;倡导文人画应兼具'古意'与'士气',主张艺术创作需'师古而不泥古';政治上主张调和蒙汉文化,艺术上追求南北风格的融合。
轶事趣闻
元世祖见其才貌双全,叹曰:'神仙中人'
为妻管道升画《秋深帖》,藏于画中密语成千古佳话
拒画权贵佛像,直言'恐贻笑方外'显文人风骨
人生轨迹
1254年生于吴兴
1271年南宋灭亡隐居治学
1286年应召入大都
1295年出任济南路总管
1310年任翰林学士承旨
1316年封魏国公
1322年卒于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