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善庆
元代中期重要散曲作家,与张可久、乔吉并称『江南曲坛三杰』,其作品被《全元散曲》收录,开创以白描手法写市井生活的创作范式,对后世散曲平民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字:文宝
- 流派:清丽派
- 号:乐善
- 文集:乐善居士集(辑佚)
生平简介
赵善庆,字文宝,号乐善,江西乐平人,元代重要散曲作家。生于南宋覆灭前夕,幼承家学,通晓经史。元至元年间(1264-1294)游学江浙,与张可久、乔吉等结为莫逆。大德初年(1297)任江浙行省掾吏,后弃官归隐。泰定年间(1324-1328)活跃于南昌文坛,组织『豫章曲社』,培养后进。其创作高峰期在延祐至至顺年间(1314-1333),作品多收录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等曲集。晚年潜心修订《乐善居士集》,该文集虽散佚,但现存29首散曲足见其艺术造诣。作品题材涵盖怀古咏史、市井风情、山水田园,语言清新明快,尤擅以白描手法展现民间疾苦,被誉为『曲中老杜』。其《山坡羊·潼关怀古》被明代朱权评为『元人散曲压卷之作』。
历代评述
「文宝之曲,如空谷幽兰,自吐芳馨」《录鬼簿》
「以市井语写苍生泪,曲中之史笔也」《元曲品鉴》
「其《山坡羊》诸作,慷慨沉郁,开散曲社会批判之先河」《中国散曲史》
思想流派
主张『曲贵天然』,反对刻意雕琢,作品中常见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态人情的洞察。善用俚俗语言表现哲理,认为『市井之言亦可载道』,其《山坡羊》系列开创以散曲书写民间疾苦的先河。
轶事趣闻
据《青阳笔记》载,赵善庆曾在酒肆即兴创作《醉太平》,当场谱曲教歌伎传唱,三日间传遍南昌城
《乐平县志》记载其拒绝举荐为官,笑称『吾志在瓦灶绳床,不在朱门紫绶』
与张可久泛舟鄱阳湖时,二人以『渔樵问答』为题竞作散曲,留下《沉醉东风》姊妹篇
人生轨迹
1270年生于江西乐平
1291年游学杭州
1297年任江浙行省掾吏
1303年辞官归隐
1314年创作《山坡羊》系列
1326年主持豫章曲社
1340年卒于故里
交游网络
张可久(挚友)
乔吉(文坛知己)
钟嗣成(《录鬼簿》编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