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勤
晚唐重要禅僧诗人,开创以诗证道传统,其悟道诗成为禅宗文学典范
- 字:不详
- 流派:禅宗青原系诗僧,开创自然禅诗流派
- 号:灵云
- 文集:作品散见《景德传灯录》《祖堂集》等禅宗典籍
生平简介
志勤禅师俗姓许,生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少年出家于福州芙蓉山,二十岁受具足戒后游方参学,初谒大慈寰中,后嗣法沩山灵祐。会昌法难期间隐修闽中,乾宁年间(894-898)住持福州灵云山,开法接众四十余载。其生平可分三个阶段:早年(865-895)遍参名宿锤炼禅心,中年(895-925)以桃花悟道确立宗风,晚年(925-938)广传心法培育弟子。他亲历唐末五代社会动荡,将时代苦难转化为禅修资粮,开创'寓禅于诗,以诗印心'的独特弘法方式。咸通十二年(871年)记录其首度参谒沩山的《景德传灯录》载其'胁不至席者九稔',可见修持之精进。天复三年(903年)其诗作开始被收录于禅门典籍,成为后世参禅必读公案。
历代评述
其偈颂如清水出芙蓉,自然可爱——宋·惠洪《林间录》
灵云一笑,启千年诗禅交融之门——陈寅恪《禅宗六祖与唐代文学》
唐季诗僧,当以灵云为冠冕——明·胡应麟《诗薮》
思想流派
主张'即事而真'的禅学思想,认为'春花秋月皆是法身,翠竹黄花无非般若'。强调顿悟见性,提出'不疑不悟'的参禅要诀,将日常生活与自然现象作为开悟契机,其诗作常以寻常景物揭示佛理。
轶事趣闻
灵云悟道:志勤初参沩山灵祐禅师,苦修三十年未悟。某日见桃花灼灼而豁然开悟,作偈'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禅机问答:有学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答曰'春来草自青',彰显自然即道的禅理
禅机问答:有学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答曰'春来草自青',彰显自然即道的禅理
人生轨迹
865年生于长溪
885年出家芙蓉山
890年参沩山灵祐
895年桃花悟道
898年住持灵云寺
915年与雪峰论道
938年示寂
交游网络
沩山灵祐(师承关系)
玄沙师备(法嗣弟子)
雪峰义存(同门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