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南宋格律词派代表,与吴文英并称‘二窗’;宋末笔记大家,被誉为‘野史之冠’
- 字:公谨
- 流派:格律派|典雅词派
- 号:草窗|蘋洲|四水潜夫
- 文集:草窗韵语|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
生平简介
周密,宋末元初重要文学家,生于官宦世家,少年随父宦游浙闽,宝祐年间以门荫入仕,历任临安府幕僚、两浙运司掾、义乌令等职。宋亡后拒仕元朝,隐居杭州著述终老。其文学创作跨越诗、词、笔记三大领域:词作承袭姜夔格律传统,锤炼字句而意境清空;笔记巨著《武林旧事》详载南宋都城风物,兼具史料与文学价值;《齐东野语》考辨史实严谨,被《四库全书》评为‘宋人说部之佳本’。
作为南宋遗民代表,周密晚年组织‘吟社’,通过词作隐晦表达亡国之痛,其《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被推为‘压卷之作’。在文化传承方面,编纂《绝妙好词》保存大量南宋雅词,开创‘词选学’先河。史学贡献尤著,所撰十余种笔记构成研究南宋社会的重要文献体系,钱大昕称其‘野史之详赡,未有过于此者’。
历代评述
‘公谨所作,字字如锦,允为南渡后雅词典范’——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
‘宋季野史,周密《齐东野语》最富史料’——近代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草窗词尽洗靡曼,独标清丽,有韶倩之色’——清代戈载《七家词选》
思想流派
主张‘词以协律为先’,强调形式工整与意境深婉的统一;晚年作品中渗透遗民之悲,以隐晦笔法寄托故国之思;提倡‘雅正’文风,反对俚俗直露。
轶事趣闻
编纂《绝妙好词》时,为保存南宋词人作品,冒政治风险收录文天祥词作
晚年隐居杭州癸辛街,与王沂孙、张炎等人结‘吟社’,每月定期切磋词艺
据《齐东野语》自述,曾为考证南宋典章制度,遍访故老遗臣二十余年
晚年隐居杭州癸辛街,与王沂孙、张炎等人结‘吟社’,每月定期切磋词艺
据《齐东野语》自述,曾为考证南宋典章制度,遍访故老遗臣二十余年
人生轨迹
1232年生于湖州
1253年任临安府幕僚
1265年擢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
1276年南宋亡,隐居不仕
1278年开始编纂《武林旧事》
1298年卒于杭州癸辛街
交游网络
吴文英(文学齐名并称‘二窗’)
王沂孙(词友)
张炎(忘年交)
赵孟頫(表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