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出自《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全诗对照
原诗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
...(全文)
现代译文
在病重垂死之际,突然惊醒坐起,阴冷的风夹杂着雨水吹入寒冷的窗内。
深度赏析
创作背景
四月十日的夜晚,乐天写道:微之啊微之!已经三年没见到你了,将近两年没收到你的信了。人生能有几个春秋,我们竟分离得如此之久?何况我们本是如胶似漆的知己,如今却天各一方,既不能相聚,又无法相忘,被现实阻隔牵绊,眼看就要白发苍苍。微之啊微之,这该怎么办!老天如此安排,又能怎样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带来你病重时写的一封信,先描述病情,再吐露病中心绪,最后追忆我们平生的情谊。你还说:病危之际无暇他顾,只整理了几卷文章,封皮上写着'日后送给白二十二郎(白居易),权当书信'。多么令人心碎!微之对我的情谊,竟到了这种地步!又读到你所寄的闻我被贬诗:'残灯无焰影幢幢...'这样的诗句旁人听了都难受,何况是我?至今每次吟诵,仍觉心痛。
暂且不提这些,说说近况。我来九江已三年,身体尚好,心境平和。家人都安康。去年夏天长兄从徐州来,还带着各房六七个小弟妹。曾经牵挂的人,如今都在眼前同甘共苦,这是一幸。江州气候凉爽,少有瘴气,毒虫蚊蚋也不多。湓江鱼肥酒美,食物多似北方。家里人口虽多,司马俸禄虽少,但勤俭度日尚可自给,不用求人,这是二幸。去年秋游庐山,在东西二林间的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景色绝佳,便建了草堂。前有松竹,青萝为墙,白石为桥,流水绕屋,飞泉入檐,红榴白莲环绕池边。常独游旬日不归,平生所爱尽在此处,不仅乐不思归,更愿终老于此,这是三幸。料你久不得我信必担忧,故先报此三幸,余事容后再叙。
微之啊!写此信时正在草堂窗下,信笔乱书,不觉天将破晓。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僧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想到故人远在万里,尘念顿生,随笔写成三韵:'忆昔封书与君夜...'微之啊!今夜我心,你可明白?乐天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