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唐代
全诗对照
原诗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忽忆周天
...(全文)
现代译文
走上前轻叩它嶙峋的瘦骨,竟传来铿锵如铜铁的清响。
深度赏析
此句以骇俗的想象构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瘦骨'勾勒出骏马嶙峋的轮廓,'铜声'则赋予其金属般的刚劲质地。诗人通过反物理的声觉描写,将瘦马的羸弱表象与内在刚强形成戏剧性对比,既暗喻怀才不遇的生存困境,更彰显不屈的精神气节。这种将生物体征金属化的独特手法,凸显了李贺'虚荒诞幻'的艺术特征,在瘦骨铜声的碰撞中迸发出生命的金石之音。
创作背景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译文:
这匹马的脊背花纹像连钱,银白的蹄子踏着烟尘。可惜无人为它织锦绣的马鞍垫,更无人替它打造金鞭。
寒冬腊月,草根都带着甜味,长安街上的雪像盐一样白。马儿不知自己牙口硬不硬,却先试着去嚼带刺的蒺藜。
忽然想起周穆王驾着八骏上玉山,骏马昂首离开凤苑,其中赤骥最受恩宠。
这马不是凡马,它本是天上房星下凡。敲敲它瘦骨嶙峋的身躯,竟能听见铜器般的铮铮声。
大漠黄沙如雪,燕山弯月似钩。何时才能戴上金笼头,在秋日里纵情驰骋?